羅倫‧史蕾特 Lauren Slater
心理學傢,亦從事寫作,其著述曾獲選收錄於「全美最佳論文」、「全美最佳科學著作」、「全美最佳雜誌論文」等論文選集。另著有《歡迎來到我的國度》(Welcome to My Country)、《謊言:迴憶的隱喻》(Lying: A metaphorical Memoir)、《百憂解日記》(Prozac Diary),以及《痙孿》(Spasm: A Memoir with Lies)。現居麻塞諸塞州莎瑪維爾市(Somerville)。
我們無法逃避人心自有神秘陰暗之處,我們隻能帶這些的不可知成份前行,尋找答案,遍尋各種可能。
──蘿倫.史雷特
心理學傢在超過一世紀的時間裡,極盡所能讓自身的訓練及紀律得到科學界的認同,一如生物學、化學、物理學般。在錯綜複雜的自然科學領域,數量可觀的介入方式需要翔實的結果,大量的資源被不受歡迎的外力或生物化學反應篩齣雜質。心理學要做到如此,在初設立實驗時,就需要一些人為的乾預手段。但在實驗室外,我們能從這些人的行為錶現上獲得什麼洞察力?對一個現代人而言,「自然的」環境(nature environment)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們想用的實驗方法十足具毀滅性、是我們所不欲用在人類身上的,那麼我們又從那些同我們一樣的哺乳類動物身上學到什麼?
作者以其犀利、機智的文筆,觀照上個世紀中人類科學心靈的演進,以傳說史金納把一個孩子養在箱裡為首,到史坦利‧米爾漢(Stanley Milgram)的順服權威,主題從趣味而傷腦筋的娛樂實驗,到質疑精神診斷的效力等。作者認為書中描述的實驗不應該隻是研究報導而已,也應該是遠近馳名的故事。畢竟生命除瞭數據點、定義、模式之外,也是由許多故事改寫、重製、集閤而成。於是我們在書中看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數據及資訊,卻彷彿身歷傳奇的情境,與作者及當事人共處一室,傾聽其生命敘事。
即使是最專業的實驗,最終所關注的重點,其實是與道德、存在相關的「哲學」問題,而非心理學界嚮來強調的價值中立的「科學」。
作者從自身觀點重新詮釋二十世紀心理學探索人類心靈的非凡成就,以十個設計精巧的天纔實驗為例,透過故事體裁呈現豐富情節、智慧與主題。讓後世讀者宛如身歷傳奇的情境,更能掌握箇中要義,體會心理實驗背後的深刻意涵。
一些电影爱好者看到这本书可能会很激动,本书提及的十个心理学实验基本每一个都能改变成一个好电影,不仅有心理片,更有伦理片、科幻片、b级cult片。而本书最大的两点实是在于对这些实验的社会性、哲学性的思考。 1、达利与拉丹:群体冷漠 此次试验的结论是发现了人类社会存在...
評分一我水平太低了,二最近看的都是枯燥的理论。所以,虽然很多豆友评价该书不够严谨科学和学术,但我看的津津有味啊有味....哎,掩个面先。 窥到好多八卦故事,呵呵呵,大师们有血有肉,形象饱满,谁不愿意看大师的轶事怪癖呢,哈哈。像斯金纳就是个科学怪人,心理...
評分讲了很多实验者的生平轶事,干货太少,而其中2个故事:一个植物人的神迹,和自己亲身试验毒品上瘾尝试,更让人感觉作者可能科学素养不够。
評分对于不以心理学为专业研究,但又想了解这门学科的人,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它选择的故事和叙事的手法,会让你有兴趣、愿意读下去。虽然有的地方描述的个人情感文字太多了,可以跳过去。 总之,对于所有让自己对一个领域发生兴趣的书,都抱有敬意!并同时保持谨慎!
評分记得讲四十项研究时,一位同学极富创意的、以故事的形式、用第一人称讲述了 Gazzaniga 割裂脑研究,当我内心正暗暗为他报告赞叹不已时,葛老大来了句:我们是来做学术的,不是来听故事的。接着 blablabla 一堆批评迎面而来,诸如没结构,从头到尾只讲了个线性的过程,没有呈现...
作者有一定的寫作技巧,也有相當的心理學背景,隻是兩者都未達到足夠專業的水平,對於所選取的10個實驗的評論有隔靴搔癢之感,而對於實驗及實驗者的敘述卡在瞭通俗與專業之間,有夾生飯的口感。
评分作者有一定的寫作技巧,也有相當的心理學背景,隻是兩者都未達到足夠專業的水平,對於所選取的10個實驗的評論有隔靴搔癢之感,而對於實驗及實驗者的敘述卡在瞭通俗與專業之間,有夾生飯的口感。
评分有點難
评分每個實驗都很有內涵。
评分每個實驗都很有內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