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杭德娜•皮扎尼克(Alejandra Pizarnik, 1936-1972)
拥有俄罗斯和斯拉夫血统的犹太裔阿根廷诗人,1936年4月29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自幼长期受失眠和幻觉困扰,药物依赖严重,少女时代开始接受精神分析。19岁出版第一本诗集,青年时代旅居巴黎数年,曾在索邦学习并翻译法国诗人的作品,与帕斯、科塔萨尔等作家建立了深刻友情。曾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年度诗歌奖一等奖,美国古根海姆和富布莱特基金会的资助。生命最后几年因抑郁症和自杀倾向多次进出精神病院,1972年9月25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吞下50粒巴比妥类药物去世,时年36岁。
汪天艾
西班牙语诗歌译者、研究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世界文学》编辑。北京大学西班牙语文学学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比较文学硕士,马德里自治大学西班牙文学博士。译著有《奥克诺斯》《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印象与风景》等数种。
这是汉语语境里首次完整译介这位西语世界最富传奇魅力的女性诗人之一。同时,这部涵盖皮扎尼克一生作品的诗合集也渴望逾越“被诅咒的自杀诗人”神话,展现出其中饱含的艰巨劳作:她的诗歌是一座用智慧与耐心建筑的高楼,以大量阅读造就了坚定批判、跳脱传统的笔触与目光。 皮扎...
评分身在地狱却仰望天堂, 身在黑夜却心向阳光。 夜的命名术 这本诗集来自一个十八岁就开始与精神分裂作斗争的女诗人:皮扎尼克。上述的那两句诗深刻的刻画了一个勇敢的精神病人反复在生死中挣扎,却坚持不放弃生的希望。 这本诗集不适合悲观的人读,因为他可能看到的是深渊而坠落...
评分 评分凑单加购的这本《夜的命名术》在手中片刻就沦为了废纸:撕去封膜,扫了下目录,看一眼译序,然后直接切入最后一辑,接着像洗扑克或验钞那样从前至后筛过一遍——在整个简单粗暴的翻阅过程中,它(文字)不能为自身辩护,它所来自的那个生命主体也不能为其辩护——作为也许经验...
评分凑单加购的这本《夜的命名术》在手中片刻就沦为了废纸:撕去封膜,扫了下目录,看一眼译序,然后直接切入最后一辑,接着像洗扑克或验钞那样从前至后筛过一遍——在整个简单粗暴的翻阅过程中,它(文字)不能为自身辩护,它所来自的那个生命主体也不能为其辩护——作为也许经验...
惊艳与孤独
评分我已完成从我到黎明的一跃。
评分我已完成从我到黎明的一跃。
评分“Ella tiene miedo de no saber nombrar lo que no existe.”
评分我已完成从我到黎明的一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