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 ~ 1970),德裔美籍小说家。出生于德国一个工人家庭,18岁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前线负伤,战后做过教师、记者、编辑等多种工作。1929年,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引起轰动,迅速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使他成为蜚声世界的作家。因为他的反战立场,纳粹上台后,将他与托马斯·曼等人的作品公开焚毁。1938年,他被剥夺德国国籍,后流亡美国。1947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次年返回欧洲并定居瑞士。1970年9月25日,雷马克在瑞士逝世。1991年,雷马克的家乡奥斯纳布吕克设立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和平奖。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译者:朱雯(1911—1994),江苏省松江县(现属上海市)人,著名翻译家、作家。1928年,朱雯进入东吴大学文学院学习,读书期间即开始翻译丁尼生、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同时也有小说和诗歌发表,出版了首部短篇小说集《现代作家》和首部长篇小说《旋涡中的人物》。大学毕业后,朱雯任省立松江中学国文教员,业余时间仍进行翻译和创作,还曾与施蛰存合编《中学生文艺月刊》。抗战爆发后西行,于广西桂林高级中学任教。1939年,朱雯初到上海,曾任中学教员和新闻翻译。1943年,因“抗日罪”被捕,出狱后前往安徽屯溪的上海法学院任教。战争结束后,他返回上海定居,在高校任教并翻译。
朱雯一生译著颇丰,主要有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凯旋门》《里斯本之夜》等多部作品及阿·托尔斯泰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他所译的雷马克作品虽然是从英文转译,但译笔忠实而流畅,感情充沛,影响深远。
比大多数书和电影更加好读,书的封面很像《狼人杀》的狼人牌。颇具浪漫色彩的书名,作者雷马克也是名颇具浪漫色彩的美籍德裔作家,大名鼎鼎的《西线无战事》的作者。对感情和世界较为敏感,作品却并不絮絮叨叨,富有逻辑性,清晰的线索、翔实的内容。 看到许多书评说雷马克的文...
评分杨向荣 / 文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1942年,德国人“我”辗转逃亡,来到当时欧洲的天堂里斯本,期盼在那里带上妻子露特乘船离开欧洲去美国,葡萄牙的海岸成为流亡者最后的希望。可他不仅没有美国签证,连船费都欠缺。他想到向命运讹诈,去赌博,命运没有向他释放善意,连...
评分爱情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婚姻是构建两个人共同的人生。 读完《西线无战事》,再来读《里斯本之夜》。 疑惑:让生命继续下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西》中那个靠着本能和经验活下去的战士,对于战争本身的怀疑和战后突如其来虚无的反应,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定...
评分大多数人一样,知道他是由于《西》,被想到他在描写以难民为主角的时候,依然不错,我一直不想看他的第2本书,以为不会再超越《西》了,不过,这本书让我感觉到爱情这个在《西》里没有提及的东西,在这本书里倒是主导地位,似乎雷马克有一种这样的描写能力,就是:在绝境中,...
评分爱情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婚姻是构建两个人共同的人生。 读完《西线无战事》,再来读《里斯本之夜》。 疑惑:让生命继续下去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西》中那个靠着本能和经验活下去的战士,对于战争本身的怀疑和战后突如其来虚无的反应,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定...
买过两本,第一本购于大学一年级,哈站地下,当时过道时有旧书和盗版书出售,每次回家必转上两圈。缺少购书经验,各种糟糕的都买过,比如一本三块钱纸质糟糕透顶的《三国演义》,还有十元一套《平凡的世界》,错漏之多,我还亲自用笔勘正过。这本是平生购书最值的选择之一,不知道看了多少次,雷马克的抒情文风,朱雯的翻译,都是最合心意。后特买了本一模一样的,两本旧书,至今在书橱中并排放置。
评分真正的爱情也许就是这样吧 即使身在集中营 即使明天就要结束 我仍然觉得十二分爱你 真正可怕的是在一个反法西斯主义的国家里 反法西斯主义者被围剿逮捕 这让人分不清楚身在法国还是德国
评分童年性启蒙之一
评分英文转译的,好遗憾,不知道有没有直接从德语译的好译本哪;朱雯翻译比写作好,呵呵
评分二战的流亡史,种群对种群的迫害,让人思考国籍,种族,名字,身份…一切貌似条理的意义,最后发现,你只要活着,尽管沾上鲜血,或是选择死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