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林毓生 思想史 五四 历史 海外中国研究 思想 文化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中国意识的危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本书《中国意识的危机》出版于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经成为一个经典著作。它提出的一个关于“五四”还有新文化时期的诠释,跟李泽厚所说的启蒙与救亡的关系一样,被认为是一个很经典的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诠释。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当代著名学者。
林毓生,1934年生于沈阳(原籍山东省龙口)。七岁时移居北京(当时称作北平),先后毕业于北师附小、北师附中。14岁时随家人迁入台湾,1958年获台湾大学历史系文学士。1960年赴美深造,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哲学博士,1969年至1970年在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70年开始执教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学系,主讲中国思想史,于2004年退休,改任该系荣誉教授。
林毓生教授的著作主要有: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1986),(该书中译本《中国意识的危机》于1988出版)、《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1988)、《政治秩序与多元社会》(1989)、《殷海光·林毓生书信录》(合著,1994)、《从公民社会谈起》(预定2007年出版)等。
不错。但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提出“创造性的转换”中国传统的同时,只局限于提供仅仅几条抽象理论的指导,缺乏具体可行的方法论指导。我觉得这可能与林的知识结构有关,即在论五四的激烈反传统,居然只以陈胡鲁为例,缺少真正的宏观视野。在思想文化,文学方面的论述,缺乏整体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太显偏颇,新文学是一个“整体”传统,周作人,沈从文等作家及其思想岂可以略过?所以其在理论指导或提出的层面上有其特出处,而具体的发挥则须倚待后人。
评分很有启发,逻辑性极强。“传统/反传统”悖论的核心是一元论、惟智论以及由此导向的整体性思维,是悖论所在也是不能彻底所在。但这版的翻译啊。。。毛共的“无限可能性感”,我要读多少遍才能不想歪啊!
评分那个字快把我的狗眼看瞎了。。。
评分问题提的很好,但是论证上稍显薄弱。
评分七十年代的论文写得这么好!一好是用奇理斯玛权威和中国古代普遍王权挂钩,二好是对鲁迅私人意识领域中未言明却坚守的传统价值,竟说出了吕纬甫的真相。讲胡适那段还是略显鸡肋。。。
他拿得出手的也就这一本书了。但是也谈不上有多么的厉害。其它书都是碎片式的小文章。也不知道怎么能当上院士的,而且60岁就评选上了。可能攀上殷海光,算是余英时照顾的吧。 不过学术水平跟人品什么都没什么关系。我只是谈他的学术水平。
评分 评分本书据说是林的博士论文,就我经验来看,博士论文基本是一个学人学术生涯最扎实最精悍的一块。果然读起来很严密,也不乏警句,全书基本结论为:五四知识分子“全盘西化”与“全面反传统”的思想本身,正是中国传统思想方式的表现,而一切的根源在于中国传统中的“借思想文化...
评分 评分在《緒論》中,作者認為,“反對中國傳統遺產的激進的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認同方面的危機都可溯源於此。這或許可以視爲作者對“五四運動”所定的基調,而其基本態度也傾向於否定。 作者的主要論點是,五四知識分子的全盤性反傳統主義反映了一...
中国意识的危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