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先后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副研究、研究员,台湾大学史学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史学系及社会系合聘教授、东方研究评议会主席。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社会史、中国上古史。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西周史》、《汉代农业》等著作。
这本小书包含了两个部分:五篇对于中国文化与历史的观察,是1987年6月下旬在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讲演。另有四篇是1985年在清华大学的讲演,附属在沈君山兄所授的通识课程内,其内容则是讨论近代科学革命的背景及其未曾在中国发生的一些讨论。至于附录一篇,则是用突破与转化的观念,比较几个古代文明的发生,作为上述九篇的背景资料。
书中这几篇文字所论,大致反映我近两三年来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番省思。既是个人的观点,自是解释多于叙述及分析,也自然不能与别人的看法完全一致。每个史学工作者,隔几年有番省思,至少有且于梳理自己的思路。再隔几年,我的观点必然会有改变,因此,这本小书也不这是一已心路历程的里程碑而已。称不上定论,理淡到成熟。只盼过几年之后,自己会有更为周全的诠释,代表另一阶段的了解。
这竟然是我第一次读许倬云先生的大作,而且是相当浅显而薄的演讲录。花不了多少时间,观点也并非如学术论文那样层层推演而来,但是平易近人,的确是有学者风范。 对我来说,阅读一个学者的书,或许最大的影响不是他的观点,而是他的勉励。在此书中,他提出了一条大概的线索:...
评分一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精耕细作,需要耕者的积极性,所以中国古代农民的形式主要是编户齐民,而不能如罗马一样大量的使用奴隶。因为精耕细作,导致作坊工业无法发展,导致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导致中国文化的很多特质。 二是许倬云对历史决定...
评分一是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对古代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精耕细作,需要耕者的积极性,所以中国古代农民的形式主要是编户齐民,而不能如罗马一样大量的使用奴隶。因为精耕细作,导致作坊工业无法发展,导致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导致中国文化的很多特质。 二是许倬云对历史决定...
评分 评分這是許老在台灣清華大學的兩次文史講座之後整理出版的一本書。前五章主寫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以人類結合的基本方式為開端,到與其他國家的古文明比較,其我國最有特點的親緣性和地緣性的人群結合,到精耕細作的農業制度,以及從西周萌芽的文官制度的發展,非常系統的講到了文...
大开大合的小书,有些大题小做的感觉,但原本就是讲稿的收录,前面五篇还要问答,读完犹如上了一堂通识课,收获良多,当是补偿了春学期自己没有选通识课吧
评分车轱辘话来回说,干货很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货的作品基本都这毛病。许胖子是近年来最被过誉的所谓国学大师,远不如吕思勉钱穆陈寅恪,近不如黄仁宇金观涛吴思,充其量就是个台巴子海归教授,史学界的郎咸平,装神弄鬼频繁出书而已,捞钱骗钱没人能比得上这帮台巴子
评分空泛。
评分:K203-53/3721
评分尽管不同意书中的有些观点,但学习他做学问的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