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时间排列,书中悲剧的三个人物的介绍顺序应该是:王实味、梁漱溟、储安平。戴晴没有这样写。我的意思是,知识分子好像都有一种健忘,对同类的痛苦视而不见,对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 “坦白言之,今日共产党大唱其‘民主’,要知共产党在基本精神上,实在是一个反民主的...
评分我只是想举三个例子: 1。 我妈妈小时候,最怕傍晚的来临。舅舅还是个幼儿,早早洗漱睡去,她只得屏息凝神的等待,听见钥匙转动门锁的声音,跑出去迎接开完大会一身疲惫的外公外婆进门,才长嘘一口气,安心进房睡觉。虽然她也无知无觉地成为红 小 兵,但依然是很难理解那些狂...
评分1957年这场最大的阳谋运动不过是肃AB团和延安整风的故技重施,然而知识分子却一再为自己的天真付出惨痛代价。他们丧失气节地相互攻讦,力求自保,也就难怪伟大领袖会嘲讽书读的越多越蠢了,这不啻是中国文化人最悲惨也最耻辱的一页。
评分犹记得在大北窑老中央工艺美院图书馆三楼的角落里读这本书的那种兴奋,那是我第一次深深地被文字里的某些东西打动。 写作的人已经远在他乡,随之而去的是两段历史,同一个时代的背影。
评分如果按照时间排列,书中悲剧的三个人物的介绍顺序应该是:王实味、梁漱溟、储安平。戴晴没有这样写。我的意思是,知识分子好像都有一种健忘,对同类的痛苦视而不见,对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 “坦白言之,今日共产党大唱其‘民主’,要知共产党在基本精神上,实在是一个反民主的...
梁漱溟那段公案,现已天下尽知,而其最早,是在戴先生这本书中详实考订并刊布出的。王实味的高才与清醒,令人惋惜之余,足以对革命延安的神圣性产生强烈怀疑。而储安平与观察的命运,正是文人飞蛾扑火般投身政治,在所谓新中国的必然结局。此书价值由此可知。
评分下班路上继续读了些戴晴的《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这几个人,都是让人都疼的角色,包括作者,然而再怎么闹和倔强,毕竟是书生,抵不过政府的一锤子。因此,他们的命运,都不怎么好,而不好呢,去世的三位,都在晚年。说起枉死延安的王实味,文章开篇就是——一个中年干部穿戴的人拖出另外一个同样穿戴的人,在延安的黄昏里砍了脑袋,后者,便是王实味,野百合哪里有什么春天?然而据说,王实味早年的那段入党经历,竟是为了追求一位女性,1920年代,正是李大钊被害前后。一面,党的领导人被抓被害,一面,却有心谈着恋爱,当然要不得。轻者批评,重者株人诛心。还好,早年的人心里怀着善念的颇多,王先生那时只得了公开批评。说起来,如今入党,全为了追追女孩子,估计也不是行不通的。
评分曾经啊,我们也是能出版这样的书……
评分文笔不错,超乎人的意料
评分梁漱溟那段公案,现已天下尽知,而其最早,是在戴先生这本书中详实考订并刊布出的。王实味的高才与清醒,令人惋惜之余,足以对革命延安的神圣性产生强烈怀疑。而储安平与观察的命运,正是文人飞蛾扑火般投身政治,在所谓新中国的必然结局。此书价值由此可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