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

传播理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赛佛林
出品人:
页数:386
译者:郭镇之
出版时间:2006-1-1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1085563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传播理论
  • 考研
  • 新闻传播
  • 教材
  • 传播
  • 赛佛尔
  • 传媒
  • 传播理论
  • 媒介研究
  • 社会影响
  • 信息传播
  • 大众传媒
  • 舆论形成
  • 传播模型
  • 受众行为
  • 新闻传播
  • 文化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是较早引进中国的介绍传播理论的经典性译著,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沃纳.J.赛佛林(Werner J.Severin)博士与小詹姆土·W.卡德博士(James WTankard,Jr)合著,国内著名传播学者郭镇之主译。

有几家出版社推出过该书的不同版本。我社此次推出的是该书的最新版第五版,与之前的版本改动较大。这也是两位传播学大家共同推出的最后一版了,小詹姆士·W.坦卡德博士在与癌症搏斗五年之后,已于2005年8月去世。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5版)为国内各新闻传播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使用最多的权威性教材。也可作为新闻从业者和相关人员的自学读物。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沃纳•J.赛佛林(werner J.sevenin)博士是第一位到中国的富布莱特新闻学者。他于1984到1985年受邀来华工作。他在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任教,并到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做讲座。他共七次到九个亚洲国家旅行,其中到中国两次。沃纳•J.赛佛林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在麦迪逊威斯康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职业媒介经验包括在欧洲当摄影记者的七年,其后在美国的一家日报、一家国际通讯社和一个全国性画报社工作。除了合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之外,他还在《新闻和大众传播季刊》、《广播与电子媒介学刊》和《音频视频传播评论》上发表过学术文章。

目录信息

第一篇 改变中的媒介景观
第1章 大众传播理论概述
大众传播的概念
新的媒介环境
数字电视
互联网
代理人
新式新闻
广告的变化
理论的作用
大众传播理论的目标
大众传播的效果
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
媒介环境变化引起的理论性问题
结论
关键词
讨论词
第二篇 大众传播的科学方法与模式
第2章 科学的方法科学中的想象
科学的累积性本质
对现实的科学概括
科学的假说
防止偏见或者欺骗
意外的发现和新的方向
科学中的道德和欺骗
科学探索的过程
实证资料的取得
调查研究法
内容分析法
实验设计法
个案研究法
对资料的推论
统计
外在效度和内在效度
操作性地界定假说
信度
结论
关键词
讨论题
第3章 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式的功能
模式的评估
一些早期的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的模式
传播的数学理论
奥斯古德的模式
施拉姆的模式
纽科姆的对称模式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模式
格伯纳的模式
信息处理的概略理论
结论
关键词
讨论题
第二章 大众传播中的理解与语言问题
第4章 传播中的理解的作用
对理解的影响
理解与大众传播
其他的选择性过程
概略理论
潜意识理解
对图片的理解
消息的复杂性
结论
第5章 编码的问题语言的特征
第6章 宣传分析:编码效果的最初理论何为宣传
第三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第7章 认知一致性与大众传播海德的平衡理论
第8章 说服理论
第9章 群体与传播
第10章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
第五篇 大众媒介的效果与使用
第11章 议程设置
第12章 知识沟的假说
第13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
第14章 大众媒介的使用
第六篇 媒介渠道
第15章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介
第16章 媒介连锁公司与集团
第17章 电子传播的理论
第七篇 将一切整合起来
第18章 全面的图景
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还不错,基本上算是西方关于传播基本理论的权威著作了。不过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也很不错,《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评分

花了一个月看这本书,做了60多页的笔记。总体感觉,简明易懂,翻译一般,错误不多,内容丰富,结构较散。总结,对于考清华的人,这本书很好很强大很重要。

评分

关于这本书的阅读建议在对传播学有一定的基础之上作为扩展阅读,这本书的确开阔思路,将每个经典传播理论的学术背景、源头、批评、发展、新方向都做了全面的介绍。 建议 要有问题意识,每一个理论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展开的,比如,使用与满足,解释受众为什么去接触媒体。...  

评分

2006年的秋天,很费劲的在武大的某个书店买到这本书。 之后的两个月,这本书一直躺在书桌最显眼的地方。英语阅读累了,拿起来翻几页。政治看烦了,也拿起来翻两页。 最开始对这些译文版的著作大抵有些抵触情绪,几章读下来,没有头绪,没有纲领,只有在阅读中偶尔带来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还不错,基本上算是西方关于传播基本理论的权威著作了。不过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另一本也很不错,《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2009年3月29日—31日

评分

这本书复旦的陈韵昭翻译过,和珠海市市长同一人嘛……我文盲

评分

传播学第13本。跳来跳去看的,国外教材编写方式和国内很不一样,会蛮难理解的,但是理论方面讲得比较深入。

评分

新闻传播系学子必看系列。作为传播学教材,编的不错,条理清晰,只是跟国内人大出版的郭庆光那一本有些侧重点不同。我先读的郭的,重点在效果研究,而没有像这本书对说服论、信息论描述这么详细,而且放在前面。太局限于传播的效果研究了,不见传播社会理论。翻译一般,校对该扣工资。

评分

与传播学相关的学科内容均有介绍,理论介绍全面但是不够细致,重视应用科学方法得出结论,与其说是教材,不如说是工具书,翻译减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