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

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孫昌武(叢書主編),1937年生,遼寜省營口市人,1961年7月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係。現為南開大學教授。曾任日本神戶大學、日本京都大學、韓國嶺南大學、捷剋查理大學、颱灣靜宜大學客座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研究員。主要從事隋唐五代文學教學和研究,著有《唐代古文運動通論》《柳宗元傳論》《韓愈散文藝術論》等,多年來關注曆史上中國文學與佛教相互影響,相關論題多有著述。

出版者:高等教育齣版社
作者:孫昌武
出品人:
頁數:424
译者:
出版時間:1996-6-1
價格:22.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400575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佛教 
  • 宗教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觀世音信仰和維摩詰信仰在中國佛教與整個中國文化中的受容、發展、演變、不僅相當典型地體現瞭中國佛教的特徵,而且關聯著中國思想意識的整個發展狀況。而其在文學中的錶現,也非常的生動、豐富並具有多方麵的意義。因此,本書將較詳細地描述觀世音與維摩詰在中國文學中的種種錶現,並對這些錶現的意義加以初步探討。範圍主要是宋代以前。宋代以後小說、戲麯以及民間文黨的俗神化的觀世音資料很多,涉及到民眾佛教、民間宗教、道教等多方麵的發展狀況,還有必要詳加梳理,進行實地調查,應當作為另外的獨立的題目來研究。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佛教修證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即超離生死輪迴,進入一個不生不滅的永恒境界,這就是所謂“涅槃”。觀音所體現的是現世救濟,拔苦與樂,解脫人們的水火刀兵之災等等…而在維摩信仰中,濟度則側重在精神方麵。《維摩詰經》宣揚“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希望把現世轉變成清淨的佛國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覺悟”。(10)

评分

佛教修證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即超離生死輪迴,進入一個不生不滅的永恒境界,這就是所謂“涅槃”。觀音所體現的是現世救濟,拔苦與樂,解脫人們的水火刀兵之災等等…而在維摩信仰中,濟度則側重在精神方麵。《維摩詰經》宣揚“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希望把現世轉變成清淨的佛國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覺悟”。(10)

评分

佛教修證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即超離生死輪迴,進入一個不生不滅的永恒境界,這就是所謂“涅槃”。觀音所體現的是現世救濟,拔苦與樂,解脫人們的水火刀兵之災等等…而在維摩信仰中,濟度則側重在精神方麵。《維摩詰經》宣揚“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希望把現世轉變成清淨的佛國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覺悟”。(10)

评分

佛教修證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即超離生死輪迴,進入一個不生不滅的永恒境界,這就是所謂“涅槃”。觀音所體現的是現世救濟,拔苦與樂,解脫人們的水火刀兵之災等等…而在維摩信仰中,濟度則側重在精神方麵。《維摩詰經》宣揚“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希望把現世轉變成清淨的佛國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覺悟”。(10)

评分

佛教修證的終極目標是解脫,即超離生死輪迴,進入一個不生不滅的永恒境界,這就是所謂“涅槃”。觀音所體現的是現世救濟,拔苦與樂,解脫人們的水火刀兵之災等等…而在維摩信仰中,濟度則側重在精神方麵。《維摩詰經》宣揚“不捨道法而現凡夫事”,“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希望把現世轉變成清淨的佛國土,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覺悟”。(10)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