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之构思约始于1941年,次年着笔,1949年6月完成。其写作经过具见作者自序。194 9年11月成都路明书店初版竖排本,文字多错落。因时逢解放战争,流传不广。1987年6 月,上海学林出版社据作者生前订正出版横排本,该社编者曾作个别删改。1990年收入《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时,又据路明书店版再次作文字和编排上的订正,并恢复删略字句。现据《全集》文
今日中国,使用最频繁的身份名词是屌丝高富帅,使用最频繁的政治名词是民主宪政,全民英语热,西方化、网络化的中国文化现状特别像一条想直立行走的鱼,没有前进多少,但是蹦达的老高。 君子小人这些从修为内涵上区别人与人的词再也不受青睐了,毒奶粉地沟油等名词则像牛皮癣...
评分近两年从解决个人思想困惑走向中华古典的探索,进而对“我是谁”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但到现在我仍然很不理解我自己以及我生活于斯的这个族群。对于这个族群的历史与性格,清末以来许多富有洞察力的头脑给出了各具特色与启发的阐述,我辈不敢在学识浅薄之时多有品论,确...
评分 评分大师的眼力。里面一段分析抵过多少鸡汤
评分民国真的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种大学者太让人敬重了,对中国文化,历史,政治,国情有那么深刻,清晰的认知,好想和这样的人谈谈话,我就升华了
评分梁漱溟动静往复,知行合一。中国文化特征,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要义,理性之伟大。重释“理性”,清明安和;无愚蔽偏执之情,无强暴冲动之气。向上之心强,相与之情厚,可谓理想中的人格。至于枝节,或许有很多问题,不过其精神,仍然值得体会。
评分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透彻,带着深厚的感情,始终在思考如何把儒学现代化。
评分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很透彻,带着深厚的感情,始终在思考如何把儒学现代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