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戴望舒 诗歌 中国文学 雨巷中的伊人 丁香 诗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詩歌
发表于2025-04-13
雨巷中的伊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诗人也因此被人称为“雨巷诗人”。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在艺术上,本诗也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全诗还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3、6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正如叶圣陶所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32年后留学法国、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次年春被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回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1950年因病逝世。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的明朗、沉挚。
戴望舒一生经历的年岁在我看来是近代以来最精粹的日子。赞两首<等待>和<赠内>。我越发确信,高贵的灵魂本质在审美,"成功"的定义由是相形见绌。
评分高中时候诗歌朗诵比赛时候的参赛曲目哇。。。彳亍。。。姐这辈子都忘不了这俩字了,内个丢人哇
评分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评分太息般的目光
评分我曾经那么地爱你
听……,这声音! 不是闲致的吉他,不是矜贵的钢琴,不是古典的小提琴;亦不是铿锵的古筝,不是哀怨的二胡,不是低吟的箫;是笛声!这笛音并不高亢,而是圆润、醇厚、悠长,节奏徐缓,顿挫抑扬。伴着笛声,一位女郎走过小巷。 她穿着旗袍,是柔滑的丝绸,点缀着淡雅的丁香,...
评分再看戴望舒的诗作时,感觉首先是自己是污秽了,这大概要缘起于我在脑子里打结追问为什么要脱俗的那一刻。你脱俗了就是脱节了,火车一样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海子,戈麦,顾城都是够脱俗的了。这看似简单的道理我却用了三四年的时间才弄明白,自己不是那种不食烟火的主,虽后知后...
评分高中时很讨厌现代诗、朦胧诗,可见到这首雨巷,我不再这样了。戴望舒 成了我最爱的诗人之一。 那首雨巷,我把它抄在自己读书笔记里。每个语文早自习,都把它在心里默默读好几遍,细细品味,我读出的全是忧伤,也许跟自己性格中忧郁的 成分契合吧。有次老师搞读书...
评分直到最后你也无法忘记施绛平,尽管她是那样的伤害你,人们都说那雨巷中丁香一般的姑娘是施绛平,但我知道,那是你一生永远追求的那份爱!我真的想发问,为什么伟大的诗人都要经历这么痛苦的情感上的悲哀!!!!
评分高中时很讨厌现代诗、朦胧诗,可见到这首雨巷,我不再这样了。戴望舒 成了我最爱的诗人之一。 那首雨巷,我把它抄在自己读书笔记里。每个语文早自习,都把它在心里默默读好几遍,细细品味,我读出的全是忧伤,也许跟自己性格中忧郁的 成分契合吧。有次老师搞读书...
雨巷中的伊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