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前五章缕述作者赴美国前的早期教育,以及到美国后的继续学习,先是在马萨诸塞州芒森城的芒森学校,后来在耶鲁大学。第六章从作者出国八年后重返中国开始。一向被肖成西方文明表征的西方教育,如果不能使一个东方人变化基本内在的气质,使他在面对感情和举止截然不同的人时,觉得自己倒像来自另一个世界拟的,那不就奇怪了吗?我的情况正好如此。然而,我的爱国精神和对同胞的热爱都不曾衰减;正好相反,这些都由于同情心更加强了。因此,接下去的几章专门用来阐述作者苦心孤诣地完成派遣留学生的计划;这是作者对中国永恒热爱的表现,也是作者认为改革和复兴中国的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容闳自传读后 容闳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名校留学生,归国后官至二品,为清末的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江南制造局的建立和幼童留学的促成。然而,清政府当时的方针是“中体西用”,所以容闳只得用其长,而不得信任。《容闳自传》的原版是英语的,石霓先生在翻...
评分博1下 教育史学研究
评分看了前四章。哎人家年轻的时候心怀家国想要改变世界,我年轻时想得是什么呀。翻译很仔细加了很多备注,简直太贴心。容闳的童年少年到耶鲁毕业回国已经看得差不多啦。相信他遭遇的困难不会少但是容闳只字不提,只写遇到的亲切对待以及自己的感激之情……格局不同的人真的不一样!
评分略读一下,注解详实。容闳一生既是梦想家更是实干家,心怀祖国未来,却不容于落后时代,人生五年两茫茫,岁月长,无奈对斜阳。
评分作为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对其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倾注的热血足够多。受时代的牵绊,没有走得更远,但亦实属不易。其中曲折,令人唏嘘。
评分作为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对其后中国的教育事业倾注的热血足够多。受时代的牵绊,没有走得更远,但亦实属不易。其中曲折,令人唏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