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誰(美國國傢特性麵臨的挑戰)》包括特性/身份問題、美國特性、對美國特性的挑戰、重振美國特性四部分。將“文明衝突”的視角由國際轉嚮美國國內,論述瞭“美國國傢特性”所受到的種種“挑戰”,剖析瞭美國在21世紀初所處的國際形勢以及美國在世界上應起的作用。
Samuel P. Huntington, Who are We ?: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5, 448pp., $16.99 pbk (ISBN: 978-0-6848-7054-0) In Who are We?, Samuel Huntington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prominent changes of American natio...
評分Samuel P. Huntington, Who are We ?: The Challenges to America's National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2005, 448pp., $16.99 pbk (ISBN: 978-0-6848-7054-0) In Who are We?, Samuel Huntington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prominent changes of American natio...
評分很早以前在大学里读过亨廷顿的一本《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读完以后对亨廷顿敏锐的视角和精辟的分析佩服不已。一本60年代写于美国的书籍,居然这么贴近于中国的实际,其中很多关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论述,简直就是对中国80-90年代的直接描写。曾经无数次的想买这本书,...
作者是位愛國熱情洋溢的美國民族主義者,他對美國特性所遭受到的種種挑戰憂心忡忡,有些是必須的,有些完全是杞人憂天。相較於這些擔心,他所提供的一些事實情況,比如拉美移民無法融入美國社會,形成瞭一個個飛地城市,更有意思,值得探究。還是有些收獲的,翻譯很好,流暢無阻,可惜作者太囉嗦瞭。
评分我覺得這本書是寫給美國人看的一本倡議書,不值得細讀。當我們倡導多元文化和尊重少數群體的權利時,不是形成瞭融閤,而是城市裏獨立的社區和以“種族”為單位組織起來的人群,政治共同體在何種意義上共同呢?不是實質的內容,隻是程序和外形。這樣一種多元文化是真的造成瞭融閤和尊重呢,還是造成瞭對自我特性的強調,以緻引起分裂和紛爭呢?
评分居然能把一個性質上是宣傳小冊子的東西寫的這麼明晰、係統且條理嚴密。
评分雖然是政論性質,但其實超齣預期,並非滿是成見;identity的譯法讓人很膈應。缺點與對美國政治傳統的自由主義解釋、左翼解釋類似,即相對忽略瞭曆史內部的多樣性和分化、斷層,例如殖民地早期清教主義與福音運動的差異,又如宗教寬容、良心自由並非自殖民地建始就有的(認為新教自然而然意味著個人主義、平等主義和寬容精神或許是一個很常見的謬誤)。
评分這個模子套著可以寫好多地方保護的文章吧。。。不過一些反思倒是挺深刻的,晚年轉為瞭文化學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