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吉川幸次郎 诗歌 日本汉学 文学史 古典文学 日本 海外汉学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5-02-03
中国诗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吉川幸次郎氏是日本研究中国文学的泰斗,在国际汉学界亦负盛名。不仅著作等身,且多独到之见。就这部书来看,无论是他对诗人、诗篇的论述抑或他所展现的中国诗歌发展的脉络乃至中国文学的整个历程,都跟我们熟知的颇不相同,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吉川幸次郎(1904-1980),毕业于京都大学的中国语学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国立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长,中国文学和历史研究专家。他的代表作有:《元杂剧研究》《新唐诗选》《杜甫诗注》《宋诗概说》《元明诗概说》等。
叹不生于廿年前
评分比照着筑摩书房的《吉川幸次郎全集》,又一次重温他的文字。“シェークスピアを中国はうまなかった。しかし司馬遷と杜甫とを、西洋はまだ生んでいないように見うける。”恨不早生五十年,与吉川先生聊聊天。
评分比照着筑摩书房的《吉川幸次郎全集》,又一次重温他的文字。“シェークスピアを中国はうまなかった。しかし司馬遷と杜甫とを、西洋はまだ生んでいないように見うける。”恨不早生五十年,与吉川先生聊聊天。
评分好书,确是好书
评分虽然是不同时期写作的单篇文论汇集而成,但确如书末“解说”【可以先读这篇再看书】所说,因吉川先生的“儒家的文学研究法”在他毕生研究中一以贯之,而能组织成一部完整和谐的“中国诗史”。讲王渔洋《秋柳》诗一篇最精彩!!!史迁的“反抗常识的暴力”,阮籍的“精神的康健”,宋诗的流转,白居易的繁复,东坡的扬弃悲哀,元好问的观察,高启的飞翔,李梦阳的平民性。
日本学者看待中国诗歌确实有别样的味道,与本土的分析评论家的角度不同。每篇都独具慧眼,站在一个生僻的峰上看待历史及历史下的诗。当然这本书应该算是中国文学史入门级读物,文中只是简单列举各朝代最富个性和艺术特性的人物。对于宏观把握中国文学史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评分这几日在看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的《中国诗史》。吉川称中国文学,是抑制对神的关心只凝视人间的文学,这个民族的文学题材是:人间的事实。此书可与斯蒂芬-欧文的《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并看。
评分与《宋元明诗概说》两本一起读的,吉川先生对中国诗格有种一以贯之的理解,就是“燃烧和持续”(六朝唐代),“悲哀的扬弃”、“心情渐趋平静”(宋)。他喜欢将具体作品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去分析,对中国诗歌的把握和选取,也是精准和独到的。
评分中国文学的一种理解 纯以实在的经验为素材的作品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诗歌纯是抒情诗,以诗人自身的个人性质的经验(日常生活及生活四周的自然界的经验)为素材的抒情诗为主流。以特异人物的特异生活为素材,从而必须从事虚构的叙事诗传统是缺乏的。散文也是以叙述实在事件的历史...
评分《中国诗史》从一个置身事外的角度认识了中国的文学史,确实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国人自己的文学史总是有感情的因素,政治走向的因素等等,文学史“史”的成分不那么客观。并不是说别国人看中国文学史就完全旁观者清,对我们至少是个借鉴
中国诗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