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馬建國,詩人,散文作傢,自然之子,自稱是“為瞭這個星球的現在與未來自覺地盡可能減少消費”的人。
1960年1月7日齣生於北京市昌平縣北小營村,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一分校哲學係,翌年春正式入學,並接觸朦朧詩。1986年,經海子推薦讀到《瓦爾登湖》,受此書影響,由 詩歌徹底轉嚮散文創作。1988年,開始寫作開放性係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1998年在其居住的小區東部田野的一個固定位位置,對同一畫麵拍攝一張照片,開始二十四節氣的寫作。1999年5月19日19時,因肝癌醫治無效辭世。終年三十九歲。
葦岸著有《大地上的事情》(中國對外翻譯齣版公司,1995年)、《太陽升起以後》(2000年)、《上帝之子》(2001年)、《最後的浪漫主義者》(2009年)等作品,其散文被選入多種語文教材。
新版的《大地上的事情》首度收入葦岸曆時一年拍攝的二十四節氣照片,並第一次從自然文學的角度對葦岸的寫作以及日記進行瞭編選。
神造的东西减少,人造的东西增多 木叶 美国散文家约翰•巴勒斯说,有的人把自己像种子似的播撒在土地上。我想,苇岸便是这么一个人,一粒种子。 是《瓦尔登湖》改变了苇岸,这不仅指从诗歌转向散文写作,更关键的是,他的生活和自然真正相遇了。在梭罗看来,文明改善了房...
評分神造的东西减少,人造的东西增多 木叶 美国散文家约翰•巴勒斯说,有的人把自己像种子似的播撒在土地上。我想,苇岸便是这么一个人,一粒种子。 是《瓦尔登湖》改变了苇岸,这不仅指从诗歌转向散文写作,更关键的是,他的生活和自然真正相遇了。在梭罗看来,文明改善了房...
評分 評分苇岸在1988年1月11日的一则日记中写道,冬天的门窗紧闭。方方正正的阳光斜切进屋里,仿佛一块玻璃没入静水中,也可以想象是白昼伸进来的一只手,拉你离开晦暗的环境。这感觉,就像是永远停留在一个令人怀念的年代,充满诗意。我很喜欢苇岸的文风,像刚收割下来的庄稼,也...
評分未曾消失的苇岸(转) 林贤治 我与苇岸,说不上很深的交惰,而且往来几年,全在纸片上。最先是因为一平的书稿,他充当联络人。说到关系,他还曾在一篇关于散文期刊的短评中,带及我与友人合编的《散文与人》,再就是一些零星的翻译...
很專注、內斂的觀察和錶達。
评分靈魂仿佛受到瞭一次洗禮
评分許久以前在武大的圖書館裏藉來看過 但至今仍記憶猶新~
评分樸素,慈悲,敬畏,但毫無文采
评分文字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