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毗邻多塞特郡大荒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哈代的文学生涯开始于诗歌,后因无缘发表,改事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计出无奈》问世于1871年。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1874)。从此,他放弃建筑职业,致力于小说创作。

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诗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

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他的作品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20世纪的英国文学开拓了道路。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托马斯·哈代
出品人:
页数:366
译者:洗凡
出版时间:1999-7-1
价格:11.7
装帧:平装(无盘)
isbn号码:9787805678962
丛书系列:译林世界文学名著·古典系列
图书标签:
  • 哈代 
  • 英国 
  • 小说 
  • 外国文学 
  • 英国文学 
  • 托马斯·哈代 
  • ThomasHardy 
  • 英国小说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乡村青年裘德.福雷的一生悲剧。裘德聪颖好学,得到学校老师费洛特孙的鼓励,立志进基督寺学院修习神学。他爱美貌而粗俗的酒吧侍女阿拉贝拉的诱惑而同她结了婚,但不久阿拉贝拉就抛弃裘德另觅新欢。裘德移居基督寺,半工半读,希望将来上大学。他与表妹苏.布莱德赫相遇。苏聪敏善感,脱俗不羁,两人一见倾心。但苏出于一时的自虐心理,突然决定嫁给久已对她有意的费洛特孙。尽管裘德极力抑制对苏的感情,仍迷恋不舍。虽然费洛特孙对苏尊重体贴,但苏终因生理上的拒斥而离开了他,投向裘德。两人与各自的配偶离婚后,本可正式结合,但苏一面担心结婚会葬送爱情,一面又迷信福雷家族的婚姻总是不幸,她宁愿和裘德自由同居,并生育了子女。他们的行为为教会所不容,世俗所不齿。裘德壮志不酬,谋职无路。绝望中,他的长子(阿拉贝拉)同弱妹幼弟一起吊死。苏遭此惨变,极度悔恨自卑,终于向命运和教会屈服,回到前夫的身边。裘德受此沉重打击,终日纵酒。已被人抛弃的阿拉贝拉乘机诱骗表示愿和他成婚。但裘德对苏始终未能忘情,郁郁成疾,年未三十就含恨而终。

  哈代自称这部小说要写出“灵与肉的生死博斗”。客观上它揭露了在当时制度下,穷人子弟虽有才华,却上进无门;普通妇女向往自由,却处处受挫。它对教会的欺罔专横,世俗的虚伪冷酷,也作了尖刻的嘲讽抨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 “愿那日变为黑暗,愿上帝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 “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就绝气·······不然我早于安静躺卧。我早已安睡,早已安息!” “哪儿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

评分

“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旧约•约伯记》 下世为人已成最后的选择,原罪,需用尽生命偿还;苦苦祈告的,是下世不再为人。 若有天堂,你我无德无能,岂可攀援;若有地狱,终非大奸大恶,亦是无缘。唯有这茫茫人世间,才是暂寄之所,幸福与苦难...  

评分

与姐妹篇《德伯家的苔丝》相较,我更喜欢这一本。看过同名的电影,凯特·温斯莱特主演,胜于《泰坦尼克》中的表现。裘德·福里与苏的故事,因胶片的具象化作用,变得很难遗忘。不过,原著中的菲洛岑与亚拉贝拉,比电影中的还要惹人厌。  

评分

“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 “愿那日变为黑暗,愿上帝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 “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就绝气·······不然我早于安静躺卧。我早已安睡,早已安息!” “哪儿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

用户评价

评分

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版

评分

字句叫人死,精义使人活。

评分

哈代式的悲剧,惨呐。

评分

好一部劝独的悲剧呀,裘德全是因为女人婚姻放弃了精神追求啦,苏也是因为不幸的婚姻死掉了灵性呀。拒绝悲剧,拒绝婚姻吧。别问我怎么这么多感叹词啦,你看看这译文呀,几千几万个呀啦啊!

评分

哪晓得是个悲剧。反基督教。女权主义。以爱情之名反对婚姻制度。裘德是个富有朴素道义与进取心的工人。苏完全是戴锦华所言的浮出历史地表的第一代女性。不一样的娜拉出走,呈现家庭制对男女双方的伐害。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谈宗教多于政经。即使安排因为穷和厌世,大儿子杀死两个弟弟这种爆炸性情节,结果还是只走向了宗教批评。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