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新(1952-),當代作傢,河南鄧州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西安解放軍政治學院。1970年應徵入伍,曆任濟南軍區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乾事,總後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專業作傢,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傢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開始發錶作品。1987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
已發錶長篇小說《走齣盆地》《第二十幕》(上、中、下)《21大廈》《戰爭傳說》《湖光山色》五部,中篇小說《嚮上的颱階》《銀飾》《舊世紀的瘋癲》等三十餘部,短篇小說《漢傢女》《金色的麥田》《登基前夜》等五十餘篇,另有散文、劇本和報告文學作品共六百餘萬字。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馮牧文學奬、茅盾文學奬等。有作品被譯成英文、法文、德文、朝文、捷剋文。多部作品被改編為戲劇、電影和電視劇。
《安魂》是一對父子兩個靈魂坦誠而揪心的對話。父親在對話中迴視自己的人生,發齣痛徹心肺的懺悔;兒子在對話中細說自己對死亡的體驗,告知天國的奇異圖景。真實和虛構交錯,當下的無奈和想像中的極樂互現,既讓人感到沉重,又使人獲得解脫。
死亡是人生的結局,是人人都要麵對的問題。這本書零距離觀察死亡,對人的最後歸宿展開想像,既是對死者的安慰,也是對生者的寬慰,是一支沉鬱中夾著曠達的安魂麯。
父亲在叙述儿子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带着无限的懊悔与绝望,让我的心为之揪痛;儿子在叙述自己在天堂的生活时带着乐观与希望,让我又产生了超越死亡的思考。正是这种双重角度的描写,正是这种人性之间的对话,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反思,让这部本应该带着死亡色彩的书中又蕴含了...
評分安魂,为了百万“失独家庭”…… 我一向偏激地认为,只有理性和冷静才能去直面“生死”这一命题。感情太易冲动,不足以承受与掌控关于这一命题的长篇大论。而今,一位父亲近三十万字的呕心力作,让我发现——原来,“向死而生”的意境,并不仅仅存在于哲学家们的专著中;而更多...
評分父亲在叙述儿子从生到死的过程中带着无限的懊悔与绝望,让我的心为之揪痛;儿子在叙述自己在天堂的生活时带着乐观与希望,让我又产生了超越死亡的思考。正是这种双重角度的描写,正是这种人性之间的对话,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反思,让这部本应该带着死亡色彩的书中又蕴含了...
評分对于人生和死亡,作者并没有提供什么很新的观点。前半段还算不错,写出了父亲在儿子生病时所经历的那些痛苦、挣扎以及努力,非常动人。但是一到后半段虚构的部分就开始沦为毫无意义的讲大道理了,提到的那些例子都好单薄,整个表现方式完全没有任何说服力。所以我看到150多页的...
評分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9-08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吴波 作家周大新用新书《安魂》与早逝独子“对话” 接受本报专访 本专题采写及图 (除署名外) 记者吴波 2008年,周大新以《湖光山色》与贾平凹、麦家及迟子建一起获得茅盾文学奖。现场发表获奖感言...
痛苦的父子分離,孤獨的自我救贖;失獨傢庭的災難,一個父親的泣血獨白。隨之落淚,隨之在虛擬的想象中坦然。生死從來是哲學命題不可饒轉。
评分如果沒有後半部就好瞭。
评分568-麵對即將到來的死亡,36歲的保羅·卡拉尼什說:我要死瞭,我看不到我的女兒長大瞭;而29歲的周寜這樣對父親說:假若我再多活幾十年,你嘗過的那些生存壓力之苦、撐持傢庭之苦、人生奮鬥之苦我不也要去一一品嘗?少嘗一點人生之苦又有何不好?
评分一廂情願的寫生死,一廂情願的塑造兒子,讀書體驗實在是差,看著覺得渾身不舒服
评分一半人間,一半天堂;一半紀實,一半幻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