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德罗•巴里科
Alessandro Baricco
卡尔维诺和艾柯之后,最受世界瞩目的意大利作家,在全世界拥有庞大的忠实读者群。
1958年生于都灵。1991年,处女作《愤怒的城堡》获得意大利坎皮耶罗奖、法国美第奇外国作品奖。1993年,《海洋,海》获得维多雷久文学奖和波斯克城堡文学奖。1994年,《丝绸》一出版便立刻登上意大利畅销榜,热潮迅疾燃烧整个欧洲,盘踞各国畅销榜单。1998年,《海上钢琴师》被知名导演托纳多雷改编成电影,风靡全球,感动无数读者。
巴里科的作品,有着浓烈的艺术与童话气质,富有实验性与音乐感,浓缩着人类最为美好温暖的情感,既古老又新鲜,既传统又现代,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天堂的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
他从未出生,从未死亡,从未存在。
1900。海上钢琴师。一个传奇中的传奇。
风靡全球的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原著作品,在意大利畅销了100万册
《海上钢琴师》的导演托纳多雷说:“我非常欣赏《海上钢琴师》,无论是故事还是语言我都很喜欢,巴里科的语言很简练,但寓意深远。也许这就是他受年轻人追捧的原因所在。”
1900年,“弗吉尼亚人号”豪华邮轮上,一个孤儿被遗弃在头等舱,由船上的水手抚养长大,取名一九○○。一九○○慢慢长大,显示出无师自通的钢琴天赋,在船上的乐队表演钢琴,听过他演奏的人,都被深深打动。爵士乐鼻祖杰尼听说一九○○的高超技艺,专门上船和他比赛,最后自叹弗如,黯然离去。这一切都发生在海上,一九○○从来不愿踏上陆地,直到有一天,他想看看大海,想下船,但还是没有去成。后来油轮被废弃,装满了炸弹,一九○○也随之而去。
1998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成为史上流传最广的电影之一,其中几乎照搬这部作品中的台词至今仍为影迷为所津津乐道。
巴里科是作家中的作家。
——《图书馆期刊》
《海上钢琴师》在意大利的销量超过了一百万,翻译的版本也很受各国读者欢迎。它体现了这个主题:海洋无边无尽,人微不足道。
——《共和国报》
斗琴是巴里科这部小说的核心,优雅跳转的篇章无疑反映了自我,它们匆匆掠过复杂的欲望。而独树一帜的生活就像脑海中回旋的乐章,越出真实世界的藩篱。
——《卫报》
文Shirleysays 《海上钢琴师》是一部讲述以孤独对抗孤独的小说。 小说的作者亚历山德罗.巴里科,是九十年代意大利文坛横空出世的明星。他的第一部小说《愤怒的城堡》即获得埃皮耶洛精选作品奖,接下来的《海洋,海》、《愤怒的城堡》也均获文学奖项。一系列的奖励令他受到了年...
评分《海上钢琴师》 没看书之前,我以为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改编自一部小说,看完书后,才明白那原来是一部戏剧。 但是这又不单纯是一部戏剧,更像是一部小说式的戏剧,或者说是戏剧式的小说。就像作者巴里科在篇首写的,“更感到它似乎是在一幅舞台布景与一篇需高声诵读的小说之...
评分《海上钢琴师》的原著剧本在电脑里放了很久,我都忘了这事,前两天偶然翻到,重读一遍,啊,那种极致的美感又上来了……为防哪天又健忘弃之于角落,我把全文放到博客里,兴致来了就读一读。 我一直强调原著两个字,因为它和改编后的电影《海上钢琴师》不尽相同。阿利桑德罗·...
评分《海上钢琴师》 没看书之前,我以为电影《海上钢琴师》是改编自一部小说,看完书后,才明白那原来是一部戏剧。 但是这又不单纯是一部戏剧,更像是一部小说式的戏剧,或者说是戏剧式的小说。就像作者巴里科在篇首写的,“更感到它似乎是在一幅舞台布景与一篇需高声诵读的小说之...
评分这个世界就是命运,而巴里科选择不解释。所以一切荒谬,从打开的书页间涌出。命运的铁轨找不到源头,而巴里科只是沿着这个轨迹讲述了故事。 行文间,节奏清晰,文字的重复变奏随处可见。整篇小说就是一首神秘而没有岁月印记的歌谣,不要妄想用逻辑听懂它.....
独幕剧。。。。
评分就像不曾出生一般,我以自己的方式不存在并生活在这个世界
评分非常诗意的文字,觉得翻译得非常出色,文字简洁、纯净又富有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讲了一个让人非常惊异又哀伤的故事。会让你思考很多:人生如寄啊,命运之船在大海这个上帝的手中。哪一个卑微存在的个体不渴望博大的世界,这渴望中又夹杂着恐惧;因为当博大的世界在你面前的时候,如此多的选择,你又该何去何从
评分(内封舒服)
评分故事太好 电影也是意境太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