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 Bishop, 1911-1979)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毕业于瓦萨学院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事业奠定了基础。后与大学同学路易斯·克兰在南方佛罗里达的基维斯特岛,同居了5年。她的一生很多时候都在旅行,游离了美国的文化生活之外。1950年定居巴西。最后返回马萨诸塞州,住在波士顿,任教于哈佛大学。1979年突然去世,享年68岁。
诗集《北与南》(1946)使伊丽莎白·毕肖普一举成名,1949-1950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并和另一部新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的合为《诗集》(1955),获得普利策奖。诗集《旅行的问题》(1965)与《诗歌全集》(1969)牢固地奠定了她作为杰出诗人的地位。她曾获古根海姆奖,及1970年全美图书奖。另一部诗集《地理学Ⅲ》(1976)在英国出版。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继狄金森、斯蒂文斯、玛丽·摩尔之后,用同样可靠的技艺,较之同辈诗人包括洛威尔、贝里曼等人更清晰地表达了一种个人化的修辞立场。她的诗富有想像力和音乐节奏,并借助语言的精确表达和形式的完美,把道德寓意和新思想结合起来,表达了坚持正义的信心和诗人的责任感。
诗集《北与南》(1946)使伊丽莎白·毕肖普一举成名,1949-1950年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并和另一部新诗集《一个寒冷的春天》的合为《诗集》(1955),获得普利策奖。诗集《旅行的问题》(1965)与《诗歌全集》(1969)牢固地奠定了她作为杰出诗人的地位。她曾获古根海姆奖,及1970年全美图书奖。另一部诗集《地理学III》(1976)在英国出版。
毕肖普立足于美国诗歌的传统,继狄金森、斯蒂文斯、玛丽·摩尔之后,用同样可靠的技艺,较之同辈诗人包括洛威尔、贝里曼等人更清晰地表达了一种个人化的修辞立场。她的诗富有想像力和音乐伴奏,并借助语言的精确表达和形式的完美,把道德寓意和新思想结合起来,表达了坚持正义的信心和诗人的责任感。
丁丽英据说是个好诗人,虽然没怎么仔细研读过她的诗。但她有很显赫的桂冠,还会写小说,是很久以前看过了,上海文学上她在小说里仔细描摹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个深居简出的女青年的关系。不是太懂。 因为看了毕肖普的一则访谈录,便遍寻国内她的译本。在万圣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
评分丁丽英据说是个好诗人,虽然没怎么仔细研读过她的诗。但她有很显赫的桂冠,还会写小说,是很久以前看过了,上海文学上她在小说里仔细描摹了一辆自行车和一个深居简出的女青年的关系。不是太懂。 因为看了毕肖普的一则访谈录,便遍寻国内她的译本。在万圣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了这本...
评分忍不住写些评论。 很多人批评这个译本,我是很多年前看的这本书,后来才在豆瓣上看了蔡天新的翻译。但我仍非常感激这个译本,因为它使我第一次认识毕肖普,也第一次爱上毕肖普。 毫无疑问,丁英丽诗的翻译有些问题,有时我怀疑她是否英文有问题,还不单是转译成诗。但另一方...
评分忍不住写些评论。 很多人批评这个译本,我是很多年前看的这本书,后来才在豆瓣上看了蔡天新的翻译。但我仍非常感激这个译本,因为它使我第一次认识毕肖普,也第一次爱上毕肖普。 毫无疑问,丁英丽诗的翻译有些问题,有时我怀疑她是否英文有问题,还不单是转译成诗。但另一方...
评分The End Of March For John Malcolm Brinnin and Bill Read: Duxbury 与伊丽莎白·毕肖普同行——之十八:三月末 《三月末》 ——【译】丁丽英 It was cold and windy, scarcely the day to take a walk on that long beach E...
于微小中洞见庞大,于虚实中出入无间,于动感中呈现画面。
评分旅行的问题
评分又一个有才华的女人
评分清晰而忧郁,并非敏感、并非节制,只是细碎的闪烁明灭、只是某种缺失的节奏——对词物对位的本真复态以及温婉想象的侧影描绘,这毫无排场的书写、这典雅又亲切的毕肖普
评分为什么内文的翻译比前面希尼代序文里引的同几首诗的翻译差的多?也许丁把自己的语言和风格代入到译文里了,唉……而且后序里推荐的那一堆诗里居然没有我那可爱的《失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