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班揚,英國著名作傢、布道傢。齣生於英格蘭東部區域貝德福德郡的貝德福德。青年時期曾被徵入革命的議會軍,後在故鄉從事傳教活動。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闢,當局藉口未經許可而傳教,把他逮捕入獄兩次,分彆監禁十二年、六個月。
約翰·班揚獄中寫就《天路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內容講述基督徒及其妻子先後尋找天國的經曆,語言簡潔平易,被譽為“英國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
好的文字是透明的,你只要瞄一眼,就能看到白纸黑字后,那些撩动人心的真意。其实,与其说你看到的是真意,是对人心的或多或少的洞察,不如说是看到了自己,看到自己的内心和精神无处躲藏,被赤裸裸地展示。在《天路历程》一书中,相信没有人看到的只是那个虔诚的基督徒,而没...
評分班扬对社会、人性观察的十分到位,书一开始读,就控制不住,非读完不可,最后我发现自己俨然是一个天路客了,喜欢班扬,喜欢此书
評分300多年前,英国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约翰·班扬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天路历程》,它被后人誉为“最有永恒意义的百科全书,”同时它也是阅读人数仅次于《圣经》的基督教著作。 《天路历程》分为两部,第一部发表于1678年,作者以比喻和寓言的手法...
評分约翰.班杨是17世纪英国传道人,因受逼迫而坐牢,在狱中熟读圣经,写下《天路历程》。全书以梦境寓言的方式,主要是描写各种基督徒在奔走天路上的一些对话和遭遇,人物对话内容大部分取自圣经,各种人物的形象和遭遇也基本囊括了现实世界中各种基督徒的属灵形象和可能遇到的经历...
評分在很难让人提起兴趣的英美文学课,难得又一次遇到了“好看”的作品,是班扬的“天路历程”。据说也和弥尔顿一样,是有着宗教背景的作品,在这样的背景下,编织着不同的故事,有点寓言,有点童话。 主角是基督徒,虔诚无比,只是因为一个梦境,就立下了誓愿,要去天...
對宗教書無感
评分《天路》曆程中交織著雙重邏輯:神學邏輯與世俗邏輯,兩者兼容,並行不悖,這也是為何以往的讀法,有將其視為純粹的宗教隱喻之作,也有將其視為現世的冒險故事的。在這個故事中,班揚打破瞭“夢”與“醒”之間的界限,兩者不再像另一個夢幻文學《神麯》那樣涇渭分明,真幻之境的消融指嚮瞭故事中神聖性與日常性的交融、崇高與感官的交融。可以說“天路曆程”不僅與《聖經》構成瞭互文,還與以往諸多古典文本鑲嵌與編織在一起,它內部的裂隙指嚮瞭一種極為現代的意識:對真實與虛構認識框架的懷疑。第二部比第一部更為世俗化,更少編織《聖經》語言,更多生活細節的觀感。顯然,班揚是認同並努力嘗試日常與崇高交融的。
评分: I561.44/1150-4
评分基督徒毀滅城和天國。
评分第一次讀的時候,非常認同,而後的人生證實瞭,果然這條路必然遇見形形色色的書中人物,經曆也很類似。不愧為世界第二大發行量的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