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索伦•克尔凯郭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克氏试图通过与黑格尔不同的方式来揭示人的真实经验,特别是朝向信仰的生存体验中的超概念维度,以避免思辨理性的抽象普遍性,达到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独一无二的或个人的具体性和除基督教之外再无真实依凭的生存境况。正是在此层面上,克氏在该书中详细讨论了个体生存状态中的绝望形态、罪与信仰之关系以及如何从绝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信仰。
一、“致死的疾病”:死亡与绝望 “耶稣听了,便说:“这疾病并不致死,只是为了彰显天主的光荣,并为天主之子因此受到光荣。” ——《约翰福音》 在《致死的疾病》的开端序言中,克尔凯郭尔明确地借用耶稣对拉撒路的“诊断”,说出了“这疾病并不致死”的最终裁断。然而,在这...
评分这本书看得我很头疼,也可以说是痛苦,也许是翻译的原因,不习惯这种语法句式,读这本书对我绝对是一种考验,纯思辨的形式与以前读的克氏其他的著作如《恐惧与颤栗》决然不同,是另一种阅读体验。 这本书是克尔凯戈尔的重要著作,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克尔凯戈尔得人,我不建议把...
评分 评分并且这公式也是关于信仰的公式:在自身与自身的关联中,并在要成为自身的意愿中,这自我完全彻底地依止于那建立它的力量。 ——...
评分没读英文版也觉得这个译本看起来很奇怪,只能模糊get到克尔凯郭尔的点_(:зゝ∠)_ 不过他所说的“精神性”,“内在一致性”到底是什么呢?某些人有精神性而某些人没有么?怎样才能拥有精神性呢?这种精神性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评分显然我是连滚带爬从那“钢丝”上下来的。等多看几本他的书之后再来看一遍吧……
评分处于绝望之中就意味着以一种失衡的方式处于自我与他者的关联张力之中,因而潜在地更有可能意识到这种关联。所以,当一个人的绝望越具有自身关联性时,这绝望就越被强化,人也就越痛苦,但也越有可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这绝望的真正含义,并因此而越接近拯救的可能。如果他最终意识到一切以现成性为前提的努力都无意义,并因而完全彻底地要依凭于那在自身关联中建立他的力量而成为自身的话,他就会或才会从绝望中解脱出来,获得真正的信仰。绝望可以由代表人与神,有限与无限,自我与他者之间微妙平衡的发生状态的“基督”所治愈。---序言
评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评分诗歌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