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猛菲斯大学。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等。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中国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识,也是其中一斑。全书视野开阔,令人心服。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形上谓道,形下谓器。中国人由于大体上缺少宗教文化的影响,并不考虑“肉体”与“灵魂”的区别与分离,因此大多只有肉体上的实用性的形而下的观念而缺少灵魂上的哲学意味的形而上。这几乎是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由此,中国人才会更多的出现“身体化”的倾向,其良知也更多...
评分近读孙隆基先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开篇言中国人对人的定义:“人者,仁也”。“仁”是“人”字旁边一个“二,亦即是说,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因此,中国人很早就把“自我”抛出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总是表现出谦虚、谨慎、容...
评分花了半个多月,读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说是醍醐灌顶的感觉也不为过。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浮现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中,与老师或父母的冲突,对立,中间原来还夹杂着诸多文化意义上的矛盾呢! 前几日,去一位老中医那里看颈椎病,聊起我的几个朋友治疗费...
评分这本书起初引起我的注意,是在猫眼看人上面读到节选,也即被引用得最多的,论述国人脏乱、抖脚等陋习与心理发育初期对排泄习惯缺少训练的联系。读后的第一感觉是入木三分。“入木三分”,不仅仅是说此书对国人陋习归纳得十分准确,而且还指作者对背后的原因进行了深层探讨。 ...
评分这是本在十多年前非常有影响力的书。刚开始书读起来很过瘾,但是我在想,他说的西方到底指得是什么?美国还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是基督教文化还是犹太文化?他的这种二元对立和50年前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有什么区别? 读了两天现在决定把这本书放到马桶上去了。实在不...
生理基础的文化分析肤浅到极致。
评分不高明。作者虽然言明有超越国民性分析的野心,但琐碎的个人经验和社会现象罗列还是那一套。
评分我这本书不是很学术。我80年代来上海,样子整体比较旧,只有外滩比较洋化。不止是在大陆,还有台湾、香港。所以我对当时国内的反应有些负面。另一方面是我个人成长经历导致我的态度。我自小在香港长大。当时我更多是从个人的感受出发写作,没有什么所谓救国救民的崇高目的。孙隆基接受澎湃新闻采访
评分最后终于说了,本书的批判性视角是从西方的结构出发。没有这个前提,这本书的很多东西都充满偏见。尤其感觉对于道家有很多误读。但是不少批判一针见血,畅快淋漓,确实如此。发展自我也许是走向道家说的无我的必须步骤?人没有办法通过留在母胎里直接达到合一境界,这种未经过分离的合一似乎注定是不成熟的。
评分看了不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论据牵强附会得惊人,充其量就是一本不太高明的吐槽集子罢了,还非得在序言里装作很学术的样子。这样的书在豆瓣上得分这么高,实在奇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