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卡尔﹒曼海姆
出品人:
页数:317
译者:黎鸣
出版时间:2002-02
价格:1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26765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曼海姆 
  • 意识形态 
  • 知识社会学 
  • 哲学 
  • 政治哲学 
  • 政治学 
  • 西方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一部代表作。原书最初发表于1929年,1936年在美国出版了英译本。本书是一部关于知识社会学的论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英国读者撰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知识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有重要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译者多年致力于知识社会学著作的翻译,如此之多的著作,每本都不算薄,可见译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社会接受度不是很高,但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话说回来,不得不说的是,译者的“硬译”风格实在是非常让人挠头,单就与原文的忠实度来说,几本译著都算不上有多少“错误...  

评分

适合对哲学、社会学感兴趣的、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阅读。 这本书很难读。翻译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读者很难理解曼海姆所处的位置,因此很难理解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一定要把曼海姆当作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来读,当作一名多党制社会下的、希望影响社会进程的、希望...  

评分

一处翻译问题: 出现在p84和p98页的【选代性】的表达实在是摸不着头脑,查完英文对应的表达“alternative mode of approach”,诶,还以为是多么玄奥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可替代”多好。T_T 以下是充满了寻章摘句式的一些混杂原文摘抄及我的阅读感想的大杂烩: 第一章 对问题的...  

评分

适合对哲学、社会学感兴趣的、具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阅读。 这本书很难读。翻译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读者很难理解曼海姆所处的位置,因此很难理解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 一定要把曼海姆当作一名公共知识分子来读,当作一名多党制社会下的、希望影响社会进程的、希望...  

评分

对照网上流传的Harcourt, Brace & Co., Inc1954年英文版(中翻参照的是同出版社1936版,区别应该不大),将本书(我手中这本是商务1990年一版一印)主要是第二章中值得商榷的翻译整理了一下,供参考讨论。 P25 二段3行“第一种倾向是...,并按照它起源于主体来理解它(发生...  

用户评价

评分

听说读完这本书社会学本科就算毕业了?好吧是还可以

评分

二十年代的论述依然深刻

评分

这本书让我彻底从英美倒向了德国的本体论传统,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问世于20世纪初西方思潮总危机时代,与斯宾格勒,胡塞尔一样,曼海姆的思想体系也建立于价值与事实严重断裂,日益技术化,官僚化,经验化的晚期现代性时代的批判之上。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诞生于封建解体,知识垄断消亡,主体性浮出水平,流动的知识分子依附于政党或自身阶级,进行着剧烈的碰撞,意识形态发展为历史的,本体论色彩的总体阶段,而知识社会学就诞生于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上。意识形态经过长期发展,在晚近的法西斯主义,彻底吞噬了历史,以反理性的行动取缔了思想,以后现代(也是现代性早期千禧年式)武装现代性(讽刺的是以列宁代表将马克思推向理性主义的极端,以现代性武装马克思思想的批判现代性部分),而乌托邦的命运则是逐步解体消亡,未来可能永远无法走出现代性

评分

“无社会依附的知识分子”(freischwebende Intelligenz)

评分

还需要多读几遍,这是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