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說傢,新感覺派代錶作傢之一。他的作品有印象主義色彩,意境新穎,同時由於受佛教影響較深,作品常帶有消極悲觀情調。代錶作有《雪國》、《古都》、《睡美人》、《伊豆的舞女》等。川端康成獲1968年諾貝爾文學奬,是繼泰戈爾之後第二個獲此項殊榮的東方作傢。
此书是川端的散文集。说实话,可真“散”呀!作者信马由缰,东西写的海阔天空。读来令人无语。要是按传统读法可真有些困难。也许这就是新感觉派的特征。 不过许多篇章读来似有画感。让人如同在影像中一般。也是,本来读书便是休闲,何必一个本正经,还要有主干,有故事,有逻辑...
評分我个人觉得这算是“真正”的散文,因为散得我都不太明白许多内容究竟想表达些什么? 书中的文章有些比较“正统”,比如说游记等。而其他的就有些“另类”了。当然原因怕是我的文学审美问题,我个人比较喜欢现实主义,所以对文章的看法要言之有物,就是希望文章表达些什么?而川...
評分这本小册子收集了川端康成的一些日记和随笔,其中包括一些游记,作者的一些外出经历,和其它文人电影演员的交往,还有关于文学和生活中的发现美的探讨。 作者在希尔顿酒店早上醒来,在晨光照射下的酒杯发现的美,这段描述几乎可以作为一个以酒杯之美的经典范文了,从这里也能看...
評分读完整本散文集,心中又莫名其妙增添几层悲哀。川端康成的悲哀在于他生世的悲凉,其文言称日本古典传统,是在其旅欧的几篇散文中。面对几分陌生的大陆,川端康成像意识到自己孤苦身世一样敏感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其文便在西方文化中谈起了日本古典传统的“物哀”。 川端...
評分本文只論書中<臨終之眼>一文. “我讨厌自杀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为死而死这点上。” ---<临终之眼>,1933年 1933年12月,距离川端康成吞煤气自杀尚有39年零四个月的时候.大概是友人古贺春江的死,让川端写下了<临终的眼>。 古贺是日本西洋画家,虽说是病死,但是却是个经常在...
最後有關於東山魁夷的
评分剛讀的時候,總覺得散文並沒有小說那麼引人入勝,但是越讀到後麵越否定瞭一開始的想法。應瞭書名,美麗的存在與發現。
评分最後有關於東山魁夷的
评分死並不可怕,死是生的延續。
评分瑣碎、平淡,川端老瞭以後,各種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