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芝(1865─1939),爱尔兰诗人、剧作家、散文家,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者之一;被艾略特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
袁可嘉(1921─2008),浙江慈溪人。“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评论家。
叶芝是爱尔兰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对他的评语是:“他那永远富有灵感的诗歌,以一种高度艺术的形式表现了一整个民族的精神。”《叶芝诗选》英文部分精选叶芝各时期代表作品,配以国内著名翻译家袁可嘉先生的经典中文译本,以双语对照形式呈现,极具文学价值和收藏价值。
对于国外佳作名著,国内可以说译本甚多。就拿叶芝耳熟能详的《当你老了》,就有不少于五个版本。 说起译作最难文体,当属诗集一类。寥寥数字,却满溢情愫和观点。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就李肇星先生的译本而言,译作的前半部分较后半部分更有诗意。总体,我感觉不错。毕...
评分意切情深信达雅 ——序《英诗经典名家名译》 上小学前,爷爷就教导我要爱劳动,爱念诗。“劳动”是让我拾粪、浇菜、割驴草……“诗”是学念他一生中读过的唯一“诗集”《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等。我还算听话,常下地帮着干零活,偶尔也念诗。上中学...
评分对于国外佳作名著,国内可以说译本甚多。就拿叶芝耳熟能详的《当你老了》,就有不少于五个版本。 说起译作最难文体,当属诗集一类。寥寥数字,却满溢情愫和观点。诗,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就李肇星先生的译本而言,译作的前半部分较后半部分更有诗意。总体,我感觉不错。毕...
评分 评分一定读原文,翻译后顿失灵气。 遗憾没在更早一些遇到叶芝。 真挚动人,不下华兹华斯和海涅。 听着门德尔松,看叶芝,会哭。(好糗 记无可记,诗永远是一个人的。
虽然水平不佳但也能顺便看几句原文,和译文相比更有美感,译文也不错。听说最近有杨牧先生的译作要出版,对比了最后三句,可能会更喜欢他的,记一下回来读读看
评分前半部分略可入目,部分翻译成了中国式顺口溜了,诗意荡然无存
评分页码和英文字体有点丑但是封面很好看。
评分致时间十字架上的玫瑰~
评分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冷眼/看生,看死/骑士,打此而过。”颇有壮士悲歌之意。很庆幸的是,他已不知道毛特到最后坚决拒绝参加他的葬礼,当然也听不到毛特对自己的评价:“这个男人太女子气了”。毛特只是诗人心中的一个幻象。她年老色衰,她还吝啬得连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也不让他去爱,她的身上也不再芳香四溢而且根本没有映照着阳光的苹果花,但诗人依然满腔柔情地呼唤着她。想起他在随时间而来的真理所言:“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其实,他不曾枯萎,因为,这枝叶与花朵叶芝就从来不曾真正抖掉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