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或清代道士。
根據《樂育堂語錄》的序文,黃元吉先生是元代人,平時遁形隱跡,直到清朝道光、鹹豐年間,纔聚徒講學。然以此言之,黃元吉在世之壽幾近韆歲,並不閤理。《樂育堂語錄》序文所提到的元代黃元吉與清代黃元吉應非同一人。《新譯樂育堂語錄》的作者戈國龍所持的態度是“從學術的立場上說,則凡無有確切證據的事,都要存疑,也許兩人同名純屬巧閤吧!”
黃元吉於清鹹豐年間(1851年-1862年)在四川富順設“樂育堂”講課傳授道學十餘年。於清光緒年間講解《道德經》,後經整理成《道德經講義》,於光緒十年(1884年)刊刻發行。
關於黃元吉的辭世,比較詳細的敘述在李樂俅的《訪道語錄》:“黃元吉祖師清光緒十年丙戌,在四川自流井講道,最後解館,弟子恭送館外,黃當下飛升,徒眾見之,皆痛哭流涕,始後悔往日蹉跎,未嘗從師勇猛學道也。”另外,根據黃元吉的門人流傳,黃元吉是在眾弟子簇擁中,將肉身化為清風而去。
黃元吉一生傳奇異聞甚多,可以說是近代中國傳統內丹集大成者。自黃元吉之後,“天府樂育堂”一派在各地開枝散葉。黃元吉在四川講課的內容,被門人編纂成書,對於現代道傢內丹的修煉仍舊發揮著深遠的影響力。
根據門人所述,黃元吉是屬於道傢隱仙派。其法脈傳承為:廣成子→黃帝→岐伯天師→老子→尹喜→麻衣道者→陳摶→火龍真人→黃元吉。
黃裳生平於樂育堂傳授之講述,由門下弟子筆錄並編纂成《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書留傳於世。據傳尚有《玄宗口訣》、《醒心經注》、《求心經注》等書,然已經失佚。
《圖解道德經(插圖本)》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道傢最著名的經典之一,它思想深邃,內容極為豐富。《圖解道德經(插圖本)》共八十一章,選字注音,將生僻字讀音一一標注,使讀者誦讀經典順暢無礙。讀解心得,緊扣今人麵臨的心靈睏惑,用獨特的視角以及今人的標準,重新解讀國學經典。
首先,说一点题外话。《道德经》这本书的诞生过程非常有趣。当时的老子云游四方,当走到了函谷关这个地方的时候,没有了盘缠,沦落到《水浒传》里那些英雄好汉寄人篱下的境地,好在他投靠的函谷关总兵尹喜非常赏识他的才华,于是给了他一笔钱,要求他写一本有关道德的书。于是...
評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各种念头分别概念标签 就是有为法,就是这些念头让我们痛苦,我们要直接去质疑念头,或者当念头涌现的时候,只是不接受不抗拒的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它的自生自灭,随波逐浪而非随波逐流,人岂能被自己做的梦给吓死?我们都是大海...
評分《道德经》又名《老子》。上篇为道篇,下篇为德篇。“道德”一词,现今已被人们作为一个词汇惯常使用,意味着“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并且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在汉语中,“道德”一词的最先使用...
評分不知道是谁,把道德经五千言附会成披露天地奥秘与人王之道、炼气化形长生不死之书。 真是好聪明的做法……跟佛经一样,觉者领悟到的有点艰涩的东西,以实用的神通和救赎为包裹,得以被世世代代小心流传和散布。 而道德经比起其他智慧的好处是,这81段都是线头。立几十个题目说...
評分在豆瓣开了一个专栏,主要写投资与自我管理方面,欢迎关注:http://read.douban.com/column/93927/ 道德经的八十一章不光是思想有反复(关于"道"的崇高性,反复陈说),重申,连词句也有反复.估计1书不是一天写成2.作者在写的时候,是第一次将自己的想法书写下来,所以不时会发现前...
不言之教
评分有助於理解,不過思維發散過頭瞭。
评分2016年11月5日讀,2016-365。傢藏四庫係列:圖解道德經(插圖本)
评分中國華僑齣版社的彩圖全解版本,任犀然主編。已經翻開四五年瞭,總算收尾。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始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終,四百多頁的篇幅,也陪我輾轉瞭幾個地方、換瞭幾份工作,也開始瞭新的生活遇到瞭不同的人。一起都在發生改變,有越來越好的、也有停滯不前的,好在總體還是比較幸運。不忘初心,始如初見!用本書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彆忘記從哪裏來要去哪裏,彆忘記自己得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纔不負此生,無時不刻提醒自己命運並非注定而在於自己的選擇。就在,一念之間,而道法自在心中! 《道經》闡述的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規律;《德經》闡述的則是人德,也就是人生的行為準則。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如今疫情非常時刻,願一切早些過去;2020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仍懷期待。加油!
评分中國華僑齣版社的彩圖全解版本,任犀然主編。已經翻開四五年瞭,總算收尾。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始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終,四百多頁的篇幅,也陪我輾轉瞭幾個地方、換瞭幾份工作,也開始瞭新的生活遇到瞭不同的人。一起都在發生改變,有越來越好的、也有停滯不前的,好在總體還是比較幸運。不忘初心,始如初見!用本書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彆忘記從哪裏來要去哪裏,彆忘記自己得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纔不負此生,無時不刻提醒自己命運並非注定而在於自己的選擇。就在,一念之間,而道法自在心中! 《道經》闡述的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規律;《德經》闡述的則是人德,也就是人生的行為準則。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如今疫情非常時刻,願一切早些過去;2020注定不平凡的一年,仍懷期待。加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