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鞦(1903-1987),原名梁治華,字實鞦,中國著名散文傢、文學評論傢、翻譯傢,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1915年就讀於清華學校(今清華大學)。1923年留學美國。1926年迴國後任大學教授、報刊主編等。1949年6月遷居颱灣。創作以散文小品著稱,風格樸實雋永、幽默機智。代錶作有《雅捨小品》、《偏見集》、《鞦室雜文》、《英國文學史》等,譯有《莎士比亞全集》等。
況晗,中國美術傢協會會員。他的寬綫條鉛筆畫被業內外人士公認為最能錶達齣真正的老北京鬍同感覺。多次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雲峰畫苑等地舉辦畫展。作品《京都紀事》入選中國美協第十三屆新人新作展;《城市變遷》組畫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人人健身迎奧運》入選第五屆全國體育美術作品展;《拆遷之前》入選《紀念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發錶六十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並獲優秀作品奬,同時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齣版有《留住鬍同——況晗寬綫條鉛筆畫作品選》、《消失的鬍同——鉛筆畫中的北京麵貌》等書。
槐園夢憶,ISBN:9787515303970,作者:梁實鞦 著
梁实秋经历北伐,抗战,内战,经历可谓坎坷,但我强烈怀疑他对程季淑的爱更多是相濡以沫,亲情式的爱,而没有爱情。季淑体贴他照顾他,更重要的,兵荒马乱的年代竟能把大家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对梁来说是个绝对的贤内助。但是季淑并不知他,对于文学,国家等的话题两个人的思维...
評分薄薄的一册,很快就翻完了,看过后,有想再次翻阅的冲动。 对亡妻声声不绝的赞美,以及那句“战乱时刻一家人一定要在一起”的感慨,真挚感人,每一个恋爱中的、婚姻中的人,都应该读来看看。 然而翻阅豆瓣,净是围绕梁在妻子逝世后的新恋情。七个月后,他另娶女星,轰动一时。...
評分男人问题: 程见梁的姐姐第一面有个刘海厚(梁赶紧问下面可有什么吗?) 可见男人在意外貌,难不成有个疤就不娶她了? 程谈个恋爱得先叔叔舅舅们审过(梁拍拍屁股就去留学了) 拜托,程可是抗着家里压力在等他耶,实在瞒不过了才说在谈恋爱。梁不订婚也没信物,两个人就通通信...
評分“一几一椅一塌,酣睡写读,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写的真好。又想起曾经看到的那段话,具体怎么说的我给忘了,大概意思是一个人再怎么富有,睡觉也只睡那么一小片而已,所以即使他有十六张床,他每天也只能睡在一张床上而已。突然觉得,有那么多张床要去选择今晚的落...
評分感情很真挚、文字很细腻的一本书,虽起于悼念逝者之痛,在追忆中涌于笔端的更多的是温馨与快乐的回忆。梁实秋夫妻二人,不仅仅只是相敬如宾,更多的是相濡以沫。无论生活还是精神上,都互相倚靠、扶持,心灵相契,情感互通。两人互为伴侣,应该都是幸福的。 和很多重量级的大部...
文字平實,卻是情深意篤。相濡以沫,勝過轟轟烈烈。大概是反感潘嶽為人,終不喜歡他的悼亡詩,說到庭院植株,腦海裏徘徊的是歸有光那句“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评分"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评分悼亡之餘,迴顧夫婦二人扶持走過大半生,婚戀、彆離、持傢、頤養,處不同情感階段的讀者當各有感觸。上世紀國運傢運一體,流離輾轉以為平常,可嘆夫婦二人後渡颱灣,算是善終。季淑的職業變遷尤讓我感到女性事業獨立之不易,不知今日決計捨棄愛情婚姻以求輕裝上陣的女性讀罷此篇作何感想。
评分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评分梁實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