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雁,穆斯林,诗人,散文作家。1979年2月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在校期间策划组织了首届北大未名诗歌节,2000年与友人一道创建了著名的新锐文化网站“新青年”,2003年返回成都生活,2010年12月28日赴上海访友,30日在所住宾馆因病意外辞世。
马雁很小就决心做一名诗人,从大学时代开始,她同时在诗歌和散文两个领域展开了高强度的写作,勤苦不倦,著有诗集《迷人之食》、散文集《读书与跌宕自喜》,曾获珠江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刘丽安诗歌奖。
在短暂的一生中,马雁始终强调写作是语言和心灵的历险,其作品跌宕奇险,蕴含着罕见的高贵、勇毅和非凡的洞察力。
《马雁散文集》是诗人马雁短暂一生所创作散文作品的精选集,比较全面地展现出马雁散文写作的历程和成绩。全书由读书随笔、人生自述、日记三部分构成,涉及对文学、读书、影视、社会、自我、交游等众多领域的多层次多角度书写。马雁,穆斯林,诗人,散文作家。1979年2月生于成都,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古典文献专业。著有诗集《迷人之食》、散文集《读书与跌宕自喜》,曾获珠江诗歌节青年诗人奖、刘丽安诗歌奖。
落笔之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剩了一些随笔和日记选。然而心里有些慌张,这个才华横溢的早逝女子,她留下的文字让我有些慌张。像初春的绿叶载不住一夜的积雨,终于一个颤抖分别了,算了;又像一位朋友说的樱花的焦虑。铺天盖地,密密层层,而碰不得,簇簇然落得迅急。是这样吗...
评分一个海子式的诗人。 她从小就被别人说成一个天才,至少开始时候也觉得可以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同世俗的生活达到统一。这无疑是一条完美的道路,但是哪有那么好呢? 当她凭她的天赋看到了鲁迅说的铁屋子,面对自己的极限,同时也可能是人类的极限,突破绝无可能。她相信生活没有意...
评分 评分 评分一个女孩说,“我喜欢下午的时间” 。她不说“下午” ,说“下午的时间” 。我就停留在“下午的时间”里,读她的散文。她喜爱《诗经》 ,写了许多关于《诗经》的文字,多次引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我想起另一个女孩多年前第一次跟我聊天时也说过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我说,相恨见...
她在散文里通常是俏皮的,时常宕开一笔,将主题打散;而在日记中,几乎不见了可喜,很多沉重的质疑,很多对生命对病痛的无奈;她的遣词造句无疑是独树一帜的,寻常字捏合在一起,不见生僻,倒是切切的入骨;她的眼界视野无疑是广博的,从其读书单可见兴味之高,所以血肉有情,读书自有跌宕自喜。
评分傲娇,想到哪儿写到哪儿;第二辑比较亲民一些。
评分如编者在诗歌节上说的,文章由四处搜求而来,恐怕不少是论坛上的帖子。即使是“读书与跌宕自喜”这一部分由作者手定的文章,也都浸着泡了论坛的味道,短平快,多用括号作解释乃是以琐碎、以线性的结构为代价来保证叙述流畅轻快。这和文人的”别集“、作家的“文集”太不一样了。虽然将网络文章集结成书已不在少数,但一个在写作中表现出如此强度和理论素养的作者,其文集由大量的网络文章构成,确实醒目。这一代的作家都已不再是端坐书房轻蘸吟毫的文人墨客了,也不再是八十年代油印诗集的文学青年或知识分子,而是混网吧混论坛的苦逼吊丝、二逼青年。相比而言,文集第三部分的日记选,那股严肃和执拗,晦涩和跌宕,却更像现代主义的纯文学——现实生活上的后现代和思想资源上的现代乃是文艺青年们的纠结所在吧。
评分就像我们通常允许美人撒个娇,我们也会默许马雁傲个娇。读这本书花了从去年到今年的时间,期间经历了很多事情,我觉得我几乎分裂出了一个诗性人格。谢谢马雁,走好。
评分多少年没看散文了,马雁简直太让人惊艳。入手纸质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