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作家,记者。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井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称号,1972年获拉美文学最高奖——委内瑞拉加列戈斯文学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幻想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以此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审视人生和世界。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家长的没落》(1975)、《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中篇小说《枯枝败叶》(1955)、《恶时辰》(1961)、《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1961)、《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1981),短篇小说集《蓝宝石般的眼睛》(1955)、《格兰德大妈的葬礼》(1962),电影文学剧本《绑架》(1984),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1932)和报告文学集《一个海上遇难者的故事》(1970)、《米格尔·利廷历险记》(1986)等。
收录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疯狂时期的大海》、《普通的一天》、《死亡联想曲》等18篇。
孔网上的这个版本已经卖到了定价的3-4倍,可见这本书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浙江文艺的这个套系大部分都不错,值得收藏。看的是此书的电子版,最喜欢《有人弄乱了玫瑰花》这个短篇,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浓浓的兄妹情娓娓道来,有伤感,有感动,有说不清的五味杂陈……
评分“许多年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百年孤独》 “现在你们该知道我是谁了。他带着变声后的粗嗓门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时离他第一次看见那艘巨大的远洋轮船悄无声息地从镇前驶过已经过去许多年了。” 《...
评分喜欢其中的几篇,翻译一般般 <疯狂时期的大海> <蓝彼特的眼睛> <死亡三叹> <伊莎佩尔在马贡多看雨时的独白>
评分没有什么能阻止死亡的,金钱与权势不能,爱情同样不能。正相反,是死亡教会了人类去爱,驱散绝望与孤寂。
评分以下是睡不着的粉丝犯花痴文…… 1 1955年,纳博科夫老师出了《洛丽塔》,在英国被人当色情小说卖。幸好格雷厄姆·格林先生慧眼识珠,把这小说奉为经典(我一直揣测格大人怎么看到这书的,莫非也有明末士子看禁书之好),和英国诸大拿拍砖,遂奠定其名。纳老师后来写了个正经...
气质各异,多少都有点别人的影子,不变的是他的开头大半都离不开“时间”。《弗尔佩斯夫人幸福的夏天》曲笔极深,读了三遍才意识到凶手是谁。最喜欢《有人弄乱了玫瑰花》
评分分了三天看完,一天看几个故事,平心而论,在相似的短篇中我觉得马尔克斯的想象和行文其实是不如尤瑟的,但他有一种极为斑斓和飞扬的感觉,其实那个土的掉渣的词很贴切,“魔幻”,不光是想象,有一种魔的成份在内。最喜欢布拉加曼,无抵抗短篇类型之首,扭曲的感情和时间,其次是兰彼罗的眼睛,同类型作品看了很多还是会很吸引,至于和百年孤独相像的大海那篇倒是看得很平静。马老师作品风格太突出了,普通的一天突然读到怪怪的。ps,几乎所有的短篇都提到玫瑰,他是情节深重的人啊。
评分分了三天看完,一天看几个故事,平心而论,在相似的短篇中我觉得马尔克斯的想象和行文其实是不如尤瑟的,但他有一种极为斑斓和飞扬的感觉,其实那个土的掉渣的词很贴切,“魔幻”,不光是想象,有一种魔的成份在内。最喜欢布拉加曼,无抵抗短篇类型之首,扭曲的感情和时间,其次是兰彼罗的眼睛,同类型作品看了很多还是会很吸引,至于和百年孤独相像的大海那篇倒是看得很平静。马老师作品风格太突出了,普通的一天突然读到怪怪的。ps,几乎所有的短篇都提到玫瑰,他是情节深重的人啊。
评分几乎每篇都很喜欢。另,不曾想老马也有不魔幻的时候,比如无人为之写信的上校,倒有现实主义的感觉。
评分“六点钟来的女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