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繁体竖排版)(套装共12册)》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后汉书》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强暴的中下层人士。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和史记、汉书比起来,由于范晔处在一个骈文逐步兴盛的时代,而史汉的优良传统也并未中断,所以,《后汉书》的语言是融骈散于一炉的。梁起超建议读史从《后汉书》开始,本书语言上的特色是一个重要原因。 正如马援所说,光武帝刘秀赶不上汉高祖刘邦,正因为他事事都守规矩,不...
评分诏狱,顾名思义,就是奉诏而狱,公卿官员犯罪,不能直接逮捕审判,需由皇帝下诏入狱,是为诏狱。至少在汉代已经有了专门的诏狱,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83年),有人告发周勃谋反,“逮诣廷尉诏狱”。廷尉掌刑辟,是最高司法长官。下廷尉诏狱,等于只发出逮捕令,仍需由廷尉审理治...
评分昨天晚上因为一些琐事再次感到彻底的和失落,也许不是琐事,是关系到一生所系之事,谁知道呢,总是束缚于切身相关的凡尘俗事中不能超脱。实际上总是这样的,也不能过分苛责自己,我就不信卫公和淮阴侯当年就安之若素坦然高枕,也许他们也像我一样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实际...
评分昨天晚上因为一些琐事再次感到彻底的和失落,也许不是琐事,是关系到一生所系之事,谁知道呢,总是束缚于切身相关的凡尘俗事中不能超脱。实际上总是这样的,也不能过分苛责自己,我就不信卫公和淮阴侯当年就安之若素坦然高枕,也许他们也像我一样经历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实际...
评分范晔用注文的形式解决了用笔精炼与纪文翔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反复润色校勘,其文“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狱中与诸甥侄书》所展现的豪迈风度在中国史学家中首屈一指。“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时年近五十的范晔虽然不是搞政治的料,但其著书及政论不...
此书爱憎分明,有史记之风,位至公卿者碌碌者皆不为立传,身为白衣而有卓行者则必然大书特书,想是数百年品第人物的风气使然,纵观诸史,在野高士能占如此众多的篇幅,实属罕见.
评分范晔所新设置的七个类传,除《党锢列传》以外,对后世史家影响是比较大的。多数类传都为后来的史家所沿袭。从历史编纂学的角度看,范晔所撰的《后汉书》虽比不上司马迁所著《史记》那样,创立纪传体史书的宏规,也没有如班固撰《汉书》那样,建立纪传体断代史的范例。但是在完善纪传体断代史方面,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这主要表现在类传的设置。《史》《汉》类传比较少,一方面是社会历史现实反映还没有这主面的需要,另一方面就是史家造作之初,还没有顾及到这些方面。例如刘向在西汉末写了《列女传》,《汉书》为设置这一类传是完全有条件的,而班固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又如儒林、文学的分别立传也是有必要的,《汉书》没有分立,到范晔才实现了这一客观需要。
评分古代注音法注音的,如果不懂古代音标怎么搞的还是弄点带现代汉语拼音的看比较好。毕竟史书枯燥,又不认字,字义难懂,看着就无趣了
评分自认为中华书局的版本最好
评分目录和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