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1835)、《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1840年)、《旧制度与大革命〉。《论美国的民主》使他享有世界声誉。其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托克维尔回忆录》是一本关于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的回忆录,对其间许多人物(比如路易·菲力浦、路易·拿破仑、阿道夫·梯也尔、路易·勃朗等)的评述十分尖锐,用语几近刻薄。可能由于这个原因,该书在作者死后34年(1893年)才首次出版。
托克维尔(Tocqueville)是法国著名的政论思想家,其代表作《论美国的民主》出版后 ,立即受到普遍好评,使他名扬海外。这部著作的上卷和下卷,不是写于同一时期,其间相隔5年,因而在笔调、结构、叙述上有所不同。上卷的第一部分讲述美国的政治制度,第二部分对美国的民主进行社会学的分析。下卷分四个部分,以美国为背景发挥其政治哲学和政治社会学思想。
托克维尔写的《论美国的民主》是政治类著作中的名著,也是许多专家学者推荐的研究美国民主的重要作品。自我对政治学方面的书籍感兴趣以来,我总是想弄懂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民主到底是怎么样的?于是我在2012年就买了这套书(上下册),但直到2014年的2月份才开始看这套书。从...
评分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译林出版社2012年10月 2012年4月20日夜晚读到此书,一直到2012年4月21日凌晨在从南京到阜阳的车厢里读完此书。这趟列车是凌晨一点五十二分从南京始发,托克维尔的这部书之前没有听人介绍,是先从豆瓣看手机电子书看到大约一点多,觉得很棒...
评分刚一翻看《论美国的民主》,从感性体验上并不觉得托克维尔是个务实的思想家。在托克维尔的分析框架里,平等在新的时代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论证的公理。而他论证平等已经带来的各种好的趋势,似乎也不足以成为新时代必须要平等的充分理由。平等或民主,都更像是一个预设。 托克维...
评分權力:平等、民主与均衡 此書的讀者們有足夠的理由認為,托克維爾之所以著《論美國的民主》(以下簡稱《論》),為的是展現一條与法國革命截然不同的道路。儘管法國悲哀地無法踏上這條道路,但它所體現出的原則值得法國人乃至全人類學習,這原則由人類先賢們在浩瀚歷史中探...
评分在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上,话题总避不开民主、平等、自由之间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关于这个话题的那些经典论述,其理论光芒已经把从前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的我们引入了心灵无比的激动中。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会无视它们的区别甚至矛盾,是因为它们的最大共同点——都是中国当下所缺乏...
上卷几乎字字珠玑,而下卷的托克维尔笔下的美国已经不是今天的美国了。原因在于,托氏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民主所带来的平等会同化个人,至少个人之见的差异不像在贵族或特权社会里那么大。这点值得商榷。其实作为社会学分析的下卷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结论下得太快,没有太多论据(如果有的话工作量会十分惊人,毕竟主题太大了),提供了洞见而不是成熟的观点。不过仅仅是这些有的还是很有意思。
评分大量被引用的遗珠...用一句话来形容可否直接叫做论【美国模式】?哈哈哈
评分上卷略粗疏,下卷精读,札记六千余字。上卷大概是托氏自言的“对于法学家来说太过简单、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又太过于繁琐”,精细的司法、宗教与政治制度细节不仅提供了一份美国历史样本,也开启了下卷的主题:在一个新的平等制度下,笃信宗教与重视商业的民族是如何继承与改造革命之后贵族制度的遗产的。洞见频仍,视角毒辣高远,很短的篇幅几乎就预示着后世学者连篇累牍书写的主题,比如韦伯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阿伦特劳动本质与人的境况、本雅明艺术批量生产时代作品的平庸化、安德森报纸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关系,等等。托氏绝不是旧制度遗老,他是带着怀旧温情告别旧制度的,他期待是现时代的伟大。但由于体量巨大,此书还是有杂乱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平等时代里人被孤立与被吸收入社团的描述,就多次矛盾。涉及美国女性地位等篇幅,也有些清浅了。
评分托克维尔从法国到美国考察学习,就相当于窝老用公款从温州到武汉旅游。不同的是托克维尔能写出一本有深刻洞见的社会报告,而窝老只能写《吃热干面的十八种方法》。
评分上卷略粗疏,下卷精读,札记六千余字。上卷大概是托氏自言的“对于法学家来说太过简单、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又太过于繁琐”,精细的司法、宗教与政治制度细节不仅提供了一份美国历史样本,也开启了下卷的主题:在一个新的平等制度下,笃信宗教与重视商业的民族是如何继承与改造革命之后贵族制度的遗产的。洞见频仍,视角毒辣高远,很短的篇幅几乎就预示着后世学者连篇累牍书写的主题,比如韦伯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阿伦特劳动本质与人的境况、本雅明艺术批量生产时代作品的平庸化、安德森报纸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关系,等等。托氏绝不是旧制度遗老,他是带着怀旧温情告别旧制度的,他期待是现时代的伟大。但由于体量巨大,此书还是有杂乱矛盾的地方,比如关于平等时代里人被孤立与被吸收入社团的描述,就多次矛盾。涉及美国女性地位等篇幅,也有些清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