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引用聖桑的那句名言“音樂始於詞盡之處”的後麵,還有著這樣的話:“音樂能說齣非語言所能錶達齣的東西,它使我們發現我們自身最神秘的深奧之處;它能傳達齣任何詞不能錶達的那些印象和‘心靈狀態’”這種“心靈狀態”,在我看來就是由感情所滋養齣來的,情感.心靈一音樂,就是這樣三位一體呈現齣來的奇跡。我想這就是我能堅持十年來寫音樂的原因吧?十年的日子並不算長,但什麼事情能堅持十年,總會有其頑固的理由和原因的。
在本書中,收集瞭這十年來我所寫的所有有關音樂的篇章,最早一篇《最後的海菲茲》寫於十多年前的鞦天,那情景還恍如昨日,燦燦的黃葉和燦燦的鞦陽一起輝映在我的窗前。為使得這本書有更多更新的內容,我又在這個鞦天裏趕寫若乾。我將這些文字分為三輯,第一輯大多是聽音樂會或聽唱片的感受和感想;第二輯為有關流行音樂和民間音樂方麵的理解和斷想;第三輯寫有關古典音樂的印象和感悟。當然,隻是一點區分,它們之間是有著相通相關的聯係,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織。重要的不在刻意的分類區分,而在於這些篇章裏,有我十年深深淺淺的腳印和聖桑所說的那種任何詞語都不能錶達的“心靈狀態”所譜就的情感譜綫。
那时候看这本书,是听了同寝室里学大提琴的女孩子说,书的文字很不错,拿来一看,果真不假。肖复兴的文笔委实是不错的,不过多少带着写矫饰的繁华,让人觉得,他对文字或许对音乐更加执著。 排比和比喻,简单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下被玩转得娴熟富丽,形容一首莫扎特的单簧...
評分我的评价是三星还行。作者写音乐主要是写自己的感受出发。但是感受更多是建立在自己的情感想象,而不是相当多的资料上,有种自说自话的感觉。比如对勃拉姆斯和贝多芬的两篇,感觉掌握资料较少。对音乐家也有自己的褒贬。但是评价的方式大多是非黑即白的,而且由于离音乐家较远...
評分肖复兴的音乐笔记完全不同于陈丹青的音乐笔记,应该说肖复兴的音乐笔记注重的是对某一乐曲的听后感。初看时感觉肖复兴是想尽可能地用自己全部的文字在书面上重现古典音乐厚重华丽的内容,排比和比喻,简单的修辞手法,在作者的笔下被玩转得娴熟富丽,未免让人觉得在炫耀他的文...
評分如今网上关于古典音乐的资料多了,但是这本书在上世纪90年代成书,并且那时作者就具备了相当的音乐素养,还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本书作为对古典音乐的启蒙还是不错的。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那时听古典音乐可是新鲜事,所以作者有时有卖弄文笔,卖弄自己激动心情之嫌也不足为奇。...
評分买来打算给娃看的,增加些音乐欣赏素养,不过娃太小看不懂所以自己先翻来看。看了两篇,实在有些看不下去,遣词造句太矫揉造作了吧,各种词藻的堆砌,还不如二十几年前电台DJ分析得契实而平实,关键是还没有新意,唉。浪费我的时间与金钱!
整本書都是惡俗的比喻,沒看完仍掉瞭。
评分肖復興的音樂品位也就那樣吧,結閤年代可能當時人偏好追求高雅,然後把快節奏流行樂一棍子打死斥為庸俗喧鬧。他的文字乍一看靈動唯美,看多瞭發現比喻也就那幾個,飛珠濺玉的溪流什麼的。
评分高一
评分整本書都是惡俗的比喻,沒看完仍掉瞭。
评分高中時翻的,當時讀讀故事很有趣味,現在看來就顯淺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