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爵士(1932- ),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2年出生于特里尼达岛上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1950年获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1953年取得学位后迁居伦敦,任职英国广播公司,1957年以《神秘按摩师》正式开始写作生涯。 奈保尔的作品以小说和游记为主,两者均获高度评价。代表作有:《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等。 在成为诺贝尔奖得主之前,奈何尔已收获无数荣誉,如英国最富声望的布克奖、毛姆小说奖、莱思纪念奖、霍桑登奖等。1993年,获颁第一届大卫・柯恩英国文学奖,该奖旨在表扬“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 1990年,奈保尔被英国女王封为爵士。
这一次的探访,奈保尔对印度和印度文化投入了更为复杂的理性和情感。尖俏的讽刺让位于沉郁乃至悲怆的分析与描述。千年古国的难题一一揭示,现实中的国度却未找到再生的原点。奈保尔的困境是印度的困境,也是我们的困境。本书颇为激越,但也证明像奈保尔这样的小说家,可更快速也更有效地指出问题所在,比之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小组和各式专家有过之而不无及。
通过文化批判和反思的方式对印度“可怕的历史”和“荒凉的现在”进行转写和呈现是奈保尔作为一名印裔英国人回馈“母体”的一种方式。这位出生、成长于英国,却有着印度次大陆人种的相貌和情结,直到而立之年才第一次踏上故土的著名传记作家、诺奖得主,行走于市井街巷,穿梭...
评分1975年,甘地夫人宣布印度进入“紧急状态”,关闭国会,对媒体严厉审查,一时间印度政局激荡,奈保尔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再次进入印度,写下了这本游记。 在写于1990年的第三本游记《百万叛变的今天》中,奈保尔大量记录了与各个阶层人士的交谈对话,自身更多的是作为一...
评分奈保尔毒舌会让被描述者反感,但又让读者佩服他敏锐感受力与观察力,准确描述会让人迅速熟络一块陌生大陆与一段古老文明。一个国家与一个人一样,生命过程就是自我发现之旅,而国家自我认识更难,国家这一复杂聚合体在自我发现中常常止于简单词汇的抽象描述,简化认识会让生活...
评分奈保尔对印度实在是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印度是他的母国,即使他现在已经逃离,正如《米格尔街》所写。指涉印度的各个方面:经济,贫困的现实,文明的衰弱,政治的混乱,科技的落后,人民的愚钝。 这是作家直接感性的关照,我也是这么干的,把自己的感情投注在一座城市当中。...
评分-我心中旅行&社会观察的佳作:日本《菊与刀》,中国《吾国与吾民》,印度《印度:受伤的文明》 -这本书跟《菊与刀》的写作手法很像,分析了代表性的小说,政治家来描述了前印度社会在旧印度教文明中遭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从而产生了社会无法建立新的社会道德框架,无法承...
愤青姿势完爆天朝公知
评分窥到一点中国的影子。
评分印度的哀伤来自愚昧,愚昧来自无知,无知来自世代的全方位昏庸,昏庸来自糟粕的种姓等级制度。搞笑的是,这里诞生了你敬仰的佛陀。
评分议论更多。“古代情感、怀旧记忆,当这些东西被甘地唤醒的时候,印度便走向自由。但由此创造出来的印度必将停滞。”
评分种姓上层的人自持身份,下层的人崇尚苦行,于是每个人都安于现状期待来世。文明停滞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