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罗曼.罗兰 小说 傅雷 外国文学 约翰·克利斯朵夫 法国 文学 经典
发表于2025-02-25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克里斯朵夫》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它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魄,结构和色彩。音乐和小说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魅力。男主人公克里斯朵夫的舅舅是他童年音乐的启蒙老师。他“教他辨别泥土,空气和水的气息,辨别在黑暗中飞舞蠕动,跳跃浮动的万物的歌声,叫声,响声,告诉他晴雨的先兆,夜间的交响乐中数不清的乐器。”这种无所不在的音乐,在他心中都有热烈的回响。他的所见所感,全部都化为音乐。
罗曼·罗兰(1868—1944)生于一八六六年,二十岁时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从这著名的最高学府毕业后,又进一步深造,完成了博士论文,还当过中学教师,终于得以进入高等师范学校与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这一段学术道路尽管相当漫长,走下来颇为不易,但他却很早就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凭介《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不敢轻易再看,怕又陷落很久。
评分对对我买的就是这个便宜的版本!得意ing~但我始终觉得这本挺平淡的,道理也不深刻,如果说是想谈人生的话,我觉得稍显平淡了啊……还是我口味太重了。适合不谙世事的小孩子读,年纪大起来读,就晚了。豆瓣评分这么高,我怀疑是:1给名著面子2太有名了,什么水平的都来读,对阅读量不大的人的来说还是很丰盛的。
评分不敢轻易再看,怕又陷落很久。
评分是我读过最具有交响乐气质的书,克里斯多夫的一生隆隆而过,有生命力的勃勃生机,有难以名状的孤独,有激动人心的相见,也有宽待世界的平静,读的时候千回百转的各种念头想要诉说,最后随着结局悄然的平息。今天与一位老师聊到,“净”是个神奇的中国字,去掉了水就是争。大概这就是克里斯多夫的一生吧,从争到净。他争的永远都是值得尊敬的生命本身。另外罗曼罗兰的表达方式挺特别的,国内作家不多见这样富于想象力的内心。
评分好好活一次。
读大一的时候在图书馆选择了这本书,当时是二卷本。应该也不是这版本,豆瓣上似乎找不到。 第一个学期读完了第一卷,第二学期读完第二卷。 感觉似乎大学的第一年的精神生活就是用这本书撑起来的。 那时候认真地边读边做笔记。 然后做完笔记之后认真地一个字个字地打在自己的博...
评分我手上的两册《约翰·克利斯朵夫》是漓江出版社的红皮版。这是我手边仅有的一本从西安带出来一直在身边的书,像某种心理上的陪伴一样。它和我一起住过北京的宿舍和洛杉矶的公寓,此刻正待在纽约的书架上。书皮已经磨得快要掉色了。 但我并没常常读它。 上一次从头完整读到尾...
评分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四五两卷一般被放在一起,我本来也预计这篇读书笔记会在看完这两卷之后来写。但是事实上,我看完第四卷后已经忍不住要停下来歇口气,像是一个久疏锻炼的人忽然需要长跑时气喘吁吁地请求暂停一样。 第四卷的情节在我记忆里早已漫漶不清了,说来奇怪,我唯...
评分这本书能唤醒一些深埋心底的感觉。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失去很多非常鲜活的生命体验,只有一些大作家终身保持敏感,可以模拟和唤醒那些不同年纪的细致幽微的心理体验。 普通人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好些感受等过了那个年月就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看到比自己年轻的人沉...
评分X年X月X日 “看《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二卷,有非常愉悦之感,摆脱了束缚自己的情欲......” 写下这句话是在1988年的春天。1988年的春天肯定发生了什么,只是我现在想不起来了。但这事肯定与身体、与情感,或者与两者都有关。那年的春天来得迟,三月了还有雪。是小...
约翰.克利斯朵夫(上、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