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户稻造(1862—1933):日本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国际政治活动家、基督教信徒。早年毕业于札幌农学校,曾先后赴美、德留学。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18年任东京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武士道》时期最为著名的一部著作,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日本精神和伦理学的权威。1984年发行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上及印有其肖像。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这本书最大不足是没有作者介绍,查过,才知来头不小,足证此书可读。新渡户稻造(1862—1933):是一战前日本的自由主义者、基督徒,曾任国联事务局次长6年,书成于1899年,1900-1905年间再版10次。 武士道不同于神道。一夜读完,实觉被作者认为是伦理体系的武士道,其...
评分 评分武士道是日本历史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独特的部分。对于这一族神秘的群体,人们总是有很多的好奇。个人认为作者写这本书是带着无限光荣与怜惜来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比较短,主题比较明确。就被翻译的语言风格来说,有着日本文化中比较柔的语气。有种夸耀武士道的语气,纵使是其中...
评分武士道的精神归根结底是什么? 是儒的精神! 早在圣德太子时代,儒学就被引进到日本,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术被运用到圣德太子的十七条宪法中。之后的奈良、平安时代,儒学逐步渗入到日本社会的各个层面。但这种被借用来的外来文化在当时并没有引起统治者的充分重视,儒学一直被视...
翻译水平太差
评分对一个正在死去的meme的实时祭奠
评分作者以武士道的极高荣誉之精神低调内敛却还是十分明显的自吹自擂了一番
评分读此书总觉得作者粉饰自我,武士道精神中对原产于中国的儒释道精神继承颇多,而中国人自己却丧失了这份仁义与刚毅实在值得深思,另外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也有对中国文化经典实例的继承,比如第52页,菅原道真的家奴用他们的儿子替换了道真的儿子去献祭,与赵氏孤儿的故事如出一辙,中国的史书中也有很多后世史书对前家经典故事的模仿事例,这在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武士道精神的塑造影响颇深。
评分读此书总觉得作者粉饰自我,武士道精神中对原产于中国的儒释道精神继承颇多,而中国人自己却丧失了这份仁义与刚毅实在值得深思,另外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中也有对中国文化经典实例的继承,比如第52页,菅原道真的家奴用他们的儿子替换了道真的儿子去献祭,与赵氏孤儿的故事如出一辙,中国的史书中也有很多后世史书对前家经典故事的模仿事例,这在另一个层面反映出中国文化对武士道精神的塑造影响颇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