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谠1918年12月生于广州,广东大埔人。父亲邹鲁(海滨)是国民党元老、政治家及中山大学的筹创人和校长,母亲乃许素贞(剑魂)女士。邹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1946年就读芝加哥大学研究院,主攻美国政治学,1951年获芝大博士学位;及后一直任教於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直到1988年退休。邹教授先后担任利文思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
邹谠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学者,出版了六部著作及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包括《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芝加哥大学1963年出版,中译本由王宁和周先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中国之危机》(1968,合编),《从1850年到今中国基层的政治领袖与社会变迁》(1981),《文化大革命与毛后改革》(1986),《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1994)等书。《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书更令其声名大噪,被誉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当年的最佳著作,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
邹谠于1999年8月7日晚上7时30分(美国中西部时间)因心脏衰竭,逝世於芝加哥大学医院,享年八十。
本书以较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了美国在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对华政策及其失败的原因。是一本中美关系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
国府在内战中的失败归根到底还是军事上的。史迪威当年建议组编40个美械师的建议若得实行,国军在四平街之役也不会最后一败涂地。就该像韩国那样全托给老美,上交战时军事指挥权。不过这样的话,蒋委员长就是不是蒋委员长了,戡乱战争前严重情敌,指挥不利,实不知兵,当年在日...
这类史料和史观都过时的书,是公知们一本正经服用后大叹恍然大悟、重新了解历史的大力丸。
评分美国之用心不可谓不光明磊落,之实力不可谓不雄厚可恃,之援助不可谓不尽力尽心,然最终不免陆沉帜易者,为何?行动不与目标完全一致,对中共的误解误判,片面立场导致的调停时机错失,最终战争越陷越深,以致大局最后不可撑恃,中国与世界大国之梦失之交臂。呜呼,从中应吸取教训的不该只是美国人啊!
评分这类史料和史观都过时的书,是公知们一本正经服用后大叹恍然大悟、重新了解历史的大力丸。
评分邹谠清醒睿智,学术文章写成这样已经是极品。这本书现在看来,仍不过时。我始终认为,中美两国的“梁子”,很多是莫名其妙。
评分美國與中G的外交交鋒中表現得豬一般地蠢,卻從一開始就唱衰蔣公,更可能的原因是美國早就接受冷戰后的局勢——把東歐和中國都送給蘇聯,與對待希特勒德國的兇狠毒辣不同,美國根本不想和蘇聯打(看看巴頓的遭遇就知道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