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東:1951年生於上海,畫傢,曾為北京廣播學院導演係教授,知名紀錄電影研究者與推動者、電影評論傢。
陳丹青:1953年生於上海,畫傢、文藝評論傢,以《西藏組畫》蜚聲畫壇,後客居紐約。
韓辛:1955年生於上海,畫傢,少年天纔,1972年在“黑畫展”上與吳大羽並稱為“老小畫怪”,旅居海外二十多年,為上世紀80-90年代美國華人藝術傢中最成功的幾位之一。
本書為林旭東、陳丹青、韓辛三位畫傢舉辦的同名畫展的作品集,以三位畫傢相識四十年來的故事與作品作為主綫,敘述青年時代的理想,油畫實踐的軌跡,圍繞藝術的友誼。四十年來,三位上海老朋友的故事充滿戲劇性的起伏與變化:林旭東由油畫轉嚮版畫,繼而轉嚮電影,又迴到油畫;陳丹青的繪畫與書寫生涯,已為公眾熟知;韓辛在上海、美國、北京的藝術遊曆,則是一個文革少年成長為自由畫傢的典型。在四十年故事中,陳逸飛、劉小東、賈樟柯,是這三位畫傢長期友誼的見證人。而三位老友的各自陳述,使我們有機會進入時光隧道,目擊文革時期自學一代如何成纔,為今天的藝術教育提供瞭生動鮮明的對比與反思。
艺术与友情 顾文豪 刊于2011年12月12日《新民周刊》 1971年,文革闹了五年,没有画展,没有美术学院,没有艺术杂志,也没有书。20岁的林旭东夜色中踏一辆自行车,穿过几条马路,转过几条弄堂,最后停在一栋石库门房子前,循着灶间进入,绕过一排煤球炉,爬上楼梯,18岁的陈丹...
評分老友間的調侃,很有趣。畫裏看性格。
评分學會瞭騎自行車,但不知道去哪。學會瞭畫畫,人生方嚮卻各不相同。許多人可能是衝著陳丹青而來,然而,說到林旭東老師對中國(獨立)電影的貢獻,許多人恐怕渾然無知覺。在他那輩人裏麵,林老師是我見過,依然對電影有純粹熱情之人,無論是欣賞、品鑒或製作建議,相信與他接觸過的人都再清楚不過。
评分頭一次看畫冊看到最後被感動,話語很少,態度很多。三個人的記憶幾乎摺射著中國的歷史碎片,稱不上美術史的斷裂的歷史。不是情懷是無鄉可寄託的「鄉愁」。頭一次藉圖書館書逾期纔還,啊這個沒有原因,就是忘記瞭。
评分頭一次看畫冊看到最後被感動,話語很少,態度很多。三個人的記憶幾乎摺射著中國的歷史碎片,稱不上美術史的斷裂的歷史。不是情懷是無鄉可寄託的「鄉愁」。頭一次藉圖書館書逾期纔還,啊這個沒有原因,就是忘記瞭。
评分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