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美国当代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1909年获瓦萨尔学院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傅亚斯攻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二战期间曾针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加以研究。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政府委托本尼迪克特对日本的社会和民族性进行调查研究,以作为其制定战后对日政策的依据。本书于1946年出版,不仅为美国制定对日军事政治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且被日本学者称之为现代日本学的奠基之作。战后,本尼迪克特继续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
《菊与刀》是一本经典畅销书,是公认的研究日本文化的权威之所。作者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1948)。在二战将结束时,她受美国政府委托对日本的社会和民族性进行了详细地调查与研究,并以此研究成果作为美国政府制定战后对日政策的依据。这项成果就是《菊与刀》。《菊与刀》于1946年出版,不仅为美国制定对日军事政治外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且被日本学者称之为现代日本学的奠基之作。它既是欧美等西方世界认识日本的必读书,也是所有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行为感兴趣的读者了解日本的入门之作。
《菊与刀》共分13章。
第1章介绍本书写作缘起及作者所依据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
第2章描述了日本人在战争中的行为。向读者揭示了日本士兵为何在战争中可以泯灭人性的残忍行为和失去理智的疯狂。
第3章以日本社会的等级观念为基础,详细阐释了天皇、家长至上、男女性别歧视等问题的根源。
第4章以明治维新为标志,描述了日本在向西方和现代化过渡过程中,传统观念是如何受到挑战和传统文化是如何应对新时代变化的。
第5章重点研究了日本人的报恩情结。包括如何理解“恩情”,如对天皇的忠诚,对家长的尊敬,对长官的服从。
第6章讲述日本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报恩观念,报恩在他们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
第7章研究了日本人对于“面子”问题的看法,其自尊心是如何导致一些极端行为的。
第8章主要论述了日本人如何在名誉的道路上不惜代价。
第9章解释了日本人为什么热衷于歌伎、泡澡、围棋、茶道等“享乐”行为,以及日本人对于“性”的看法等严肃生活之外私秘无问题的认识。
第10章、第11章的主要内容是日本人对于自身的道德要求及自我修养锻炼。包括在寒冷的天气里洗冷水澡、赤身磨炼意志等有嫌“自虐”行为的思想根源。
第12章介绍了日本人如何教育子女。其中不少良好的经验至今仍然非常有借鉴意义。
第13章作者预测了日本未来的走向。作者锐利的观察和深刻的研究,可以为我们解释为什么时至今日日本极力向往大国地位,为什么参拜靖国神社及日本右翼势力仍然存在等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提起了解日本,肯定就会有人推荐《菊与刀》,并且他还说不定会绘声绘色的说,这本书是一位美国专家对日本国民性的深刻解读,在后续的岁月里成为连日本人都认可的大作。据说要了解日本,这本书不可不读。所谓一手持菊,一手握剑的形象也被中国很多作者所热切...
评分这本短短200页最初只是作为一份美国人如何重建战后日本的战略研究报告,我用了5个小时把它读完。不能否认,日本已经从这本书的二战背景成长为重新野心勃勃的日本,正如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评价,任何时候读都会对日本了解又深刻一层,永远不会感觉过时。这是我们在硬盘里常...
评分按:不知大家手中的《菊与刀》有无这篇文章在附录,川岛武宜的评论是我手头能见到的相关文章中最具学术性和批判性的。本文在高度肯定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不光从细节问题上指出了若干问题,还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比如历史视角的缺失、将日...
评分按:不知大家手中的《菊与刀》有无这篇文章在附录,川岛武宜的评论是我手头能见到的相关文章中最具学术性和批判性的。本文在高度肯定本尼迪克特的学识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同时,不光从细节问题上指出了若干问题,还指出了本书的一些方法局限,比如历史视角的缺失、将日...
评分从人类学的角度,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这本书试图找出答案。 距离鲁思写作这本书已经过去50年了。50年,对于日本这个能够轻易从行为上"从一个极端转为另一个极端"(鲁思语)的民族来说,很多表面上的东西也许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是此书中提到的日本民族的...
日本人连“一个外来主宰者根本不可能使一个与自己习惯和观念都不相同的民族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都差不多实现了,可怕的邻居。
评分日本人的言行在我们眼中有很多的矛盾点,看完后理解比较深的一点是,日本在战争中为捍卫尊严而宁死不投降,战争失败后却又能不记恨对战国并能虚心向对方学习,同样是出于维护战败后的“名誉”,赢得世界各国普遍的尊敬的一种心态。
评分在战后的语境里写成这本书一是不容易、二是恰逢其时。角度意义大于内容精彩吧,美日在国民特征上的对比还算是比较准确的。关于忠义、情面、修行与战争之间的关系能够自圆其说。
评分对于日本思想有个大致的了解,作者站在美国人的角度看日本,会觉得很多是不可思议的,不过作为日本文化的源头,我们对很多思想有所理解。不过日本文化虽然有一部分承自中国,还有有太多不同。对于日本文化无法输出也给出了作者的解释,颇有道理。
评分了解日本人性格的入门之作。不过由于时间变化,日本人的性格也在潜移默化中有所变化。不过,书的参考价值还在,但看无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