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識》為京城纔女揚之水的品香之作,兼論香詩與香事,分“蓮花香爐和寶子”、“香閤”、“兩宋香爐源流”、“印香與印香爐”、“宋人的沉香”、“龍涎真品與龍涎香品”、“琉璃瓶與薔薇水”七篇,主題集中,考論精練,彩圖豐富,香味四溢,令文人小資傾羨。
作为一个少小就浸淫在诗词歌赋且在古城长大的人,总是喜欢在一切古老的物件上去寻觅过去的时光。 虽然这本书下载在电脑里差不多已经一年了。但昨天晚上才翻出来读。 对于现在这批青年读者,扬之水算是个小众的作者,之前读过她的其他几本作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终...
評分《香识》全书我没看过,但看过其中大部分内容。喜欢或者对香道有兴趣的网友,我更推荐看明周嘉胄的《香乘》,明周嘉胄的《香乘》在网上有电子版下载。《香乘》的内容和文字比《香识》更丰富和经典。 如果不喜欢直接看古文的读者可先看《香识》,有兴趣再看《香乘》。《香识》...
評分成功的路转粉to扬之水,香识而识香,时光推演,香之变,燃器之变,心倒是没咋变,从单熏茅草到调众香而成的香饼香丸及后来的线香盘香,从博山炉到莲花香炉等及炉瓶三事,均有脉络可言,作者专意名物研究,慢慢梳理呈现,从汉唐的起步到宋的巅峰,香料,配香,燃器,有关的日常...
評分和西方“闻香识女人”的风雅一样,中国人流传几千年的对于“香”的喜好和研究的确值得大书特书一笔。当然,前者是流动的液体,秉性浪漫而洒脱,而中国人的香事多与隐匿、禅意、暗晦、沉稳、内敛等品性有关,讲究君子谦谦之风,幽淡古雅之处,格外有生活的慢节奏和大哲思。 中国...
評分作为一个少小就浸淫在诗词歌赋且在古城长大的人,总是喜欢在一切古老的物件上去寻觅过去的时光。 虽然这本书下载在电脑里差不多已经一年了。但昨天晚上才翻出来读。 对于现在这批青年读者,扬之水算是个小众的作者,之前读过她的其他几本作品《终朝采蓝:古名物寻微》、《终...
學習。
评分不脫以前套路,更多的是對器物的考證
评分看得多瞭會覺得文風有點膩歪。
评分真好看,從銀葉隔火,到北方(先秦)時的雁香爐到南北朝後齣現的熏香小鴨,到薰衣時要有水汽混閤香氣,讓衣物的香味長久。。。長知識
评分非常喜歡,揚之水真是博學, 古代香事也的確有意思,長見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