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佩嘉 美国西北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性别社会学、工作社会学和移民与全球化等。曾于柏克莱大学、纽约大学、荷兰国际亚洲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并常于《中国时报》观念平台撰写专栏。
来自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女性,来到陌生的国度从事家务劳动。雇用她们的台湾雇主,多数是青壮年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父母辈少有在家雇用佣人的历史,这些“新富家庭”的经验,映现了台湾社会在阶级、族群、性别与代间关系的转变。
为了解台湾雇主和东南亚帮佣之间的互动关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蓝佩嘉花了数年时间,访谈了超过百位的印菲帮佣和台湾雇主,了解劳雇双方在家庭屋檐下所面临的结构困境、生存策略与认同政治。
蓝佩嘉以“跨国灰姑娘”的比喻来彰显家务移工的处境:她们或为了逃离家乡的贫穷与压迫,或为了扩展人生视野及探索现代世界。跨越国界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坐困雇主家中,被视为“用完就丢”的劳动力,灰姑娘的美满结局仍如童话般梦幻。
相对于2006年的英文版,作者以返璞归真的母语和大量的生命故事,描绘了“跨国灰姑娘”的身影,并且透过社会学透视,展现了台湾雇主和东南亚移工,在全球化社会中相遇而生的种种面貌。
————————————————————————————————
这本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呈现了种族、阶级、性别和公民身份等等界限,如何在家务移工的生命中形成。蓝佩嘉经由划界工作的理论透镜,为萌芽发展中的女性迁移研究贡献了极为重要的成果。这是一本杰出的作品。
——Rhacel Parreñas, 布朗大学美国文明学系教授
我们或许会以为,只要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接触越多,我们和他们的社会关系就越亲密。但是蓝佩嘉指出我们错得有多严重。在某些状况下,台湾的女雇主和他们的菲佣很“亲密”,但在其他时候两方则非常疏远。的确,有时最接近的反面最为遥远。这本脉络清晰、掷地有声的重要著作,便是在讨论这些现象如何发生。
——Arlie Hochschild,柏克莱大学社会学系荣誉教授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学术作品,论述圆融、研究透彻、理论扎实,不但具有高度可读性,而且蕴含深度人文关怀。
——Delias Davin,英国里兹大学中国学研究所荣誉教授
刚要写这篇书评的时候,雨明显地就下大了,噼噼啪啪砸在铝制挡雨板上,还有偶尔过去的车辆轧过湿透的路面发出的声音。这本书原是蓝佩嘉的社会学博士论文,而从论文到出书证明了她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下的苦功之巨,人文学科的论文大概是唯一的可以让普通读者阅读的专著,另一本我...
评分蓝佩嘉:就算微薄,仍要尽全力 Text+photo_骆莹莹 刊于《书香两岸》 《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是一本关注弱势阶层的书,以台湾社会的外籍帮佣和雇主为研究对象,这样的议题或许离大陆读者的经验有些距离,但借鉴“它乡之石”,有助于我们审视所处社...
评分灰姑娘的隐喻里所包含的假设,与丑小鸭终将变成白天鹅异曲同工,这种叙事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现代剧目,在《跨国灰姑娘》里,现实与童话的鸿沟无法逾越。在雇主面前卑躬屈膝的灰姑娘们,在假日的后台上盛装打扮、靓丽出场,做一场变成公主的短暂的幻梦。这世上的灰姑娘有成千...
评分最初知道《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这本书,是在豆瓣的友邻广播中。当时收藏了,却一直无缘见面。前不久在某图书馆中文书库里转悠的时候,抬头一眼看到了,很高兴,马上借回家。 这本书关注的是东南亚女性家务移工和台湾女雇主,作者通过访谈以她们的个人...
评分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其实早就在书架上躺着,就是没有看。不过也是庆幸自己一直拖到现在才开始看,不然大概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感触。这是看的第一本社会学方面的书,看下来感觉更像是一篇文学化了的论文,深刻地从原因、现状、未来等角度剖析了“跨国女佣”这个群体。 第一点体会是...
去年这个时候正值家里出事,没能成为这本书的书评作者,实在遗憾。关于女工和家政工服务的NGO可以找来读一读。台湾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
评分好看的。。。很社会学啦。。。虽然我看出几个很呆的结论,女人比男人惨,没有钱就更惨了。。。英文很重要,菲佣就比印佣赚得多,工作条件好。。。
评分#Bedtime ethnography# 好看的民族志,以及,议题之上必然的情感和立场的溢出、迁移和介入【模糊了位置模糊了时间】
评分via 辄馨
评分“但愿能够透过社会学的透镜,映现移工的生命纹理、结构困境,也让台湾雇主与民众看见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