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至死

网络至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兰克·施尔玛赫 Frank Schirrmacher,毕业于海德堡和剑桥大学,拥有博士学位。1994年起,担任《法兰克福汇报》主编之一,曾多次获得德国文学和新闻领域大奖。《周日世界报》曾评价道,施尔玛赫是个“对题材具有天才嗅觉的执著报人”。其著述甚丰,前一本著作《玛土撒拉的密谋:颠覆高龄化社会的迷思》,主要关注老龄化社会的老年歧视问题,曾居德国非小说类排行榜第一名,德国2004年非小说类最畅销读物,迄今仍名列畅销榜前茅,已发行70万册,授权14种语言翻译,并为他赢得“黄金文笔奖”、“克林纳国际书卷奖”专业类书籍奖,以及“2004年德国最佳记者”的殊荣。

出版者:龙门书局
作者:[德] 弗兰克·施尔玛赫
出品人:
页数:183
译者:邱袁炜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2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83207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互联网 
  • 心理学 
  • 网络 
  • 弗兰克·施尔玛赫 
  • 社会 
  • 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 思维 
  • 文化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内容简介:我们也许已经晓悟,但也许并未察觉,我们正陷入空前的“网络统治一切”的危机之中,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忧虑的那样,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技术,而现在这技术等同于网络。我们越来越依赖虚拟世界——网络所创造的一切,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电脑、没有网络的生活,我们好像患上了某种强迫症,一遍遍地刷新网页,而短暂的断网也使我们心绪不宁。注意力极易分散,记忆力严重退化,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极度扼杀……我们在网络越来越强大的信息世界面前,越来越措手不及,越来越被机器所主宰。

“网络至死”,绝不是危言耸听,人类为机器、网络所异化已经不是简单的玩笑,而是深入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精神之中的世界难题了。怎么办?我们被迫在信息时代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我们该如何重新掌控我们自己的思想,并最终赢得这场人与机器的网络之战?

《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以网络时代人类异化现象为依托,以悲天悯人的情怀,重新审视人与电脑、网络的关系,关注网络统治时代人的境遇,探寻人类心灵的困境和脱困之途。与此同时,作者文笔幽默而轻松,让读者得以在会心一笑之余,思考我们在数字化时代的生存现状和未来。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其实,若不是《网络至死》这本书,并无法去想到,信息科技,其反过来对人思维甚至行动造成的影响和制约。为什么人身处在信息洪流中,思想却越来越空洞? 记得最初能够上网的时候,那个时候,用的还是电话线,速度为5k,而可以去用的网站,除了那么些个门户网站和一些刚刚起步...  

评分

其实,若不是《网络至死》这本书,并无法去想到,信息科技,其反过来对人思维甚至行动造成的影响和制约。为什么人身处在信息洪流中,思想却越来越空洞? 记得最初能够上网的时候,那个时候,用的还是电话线,速度为5k,而可以去用的网站,除了那么些个门户网站和一些刚刚起步...  

评分

1、梳理书的逻辑 文章的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讲的是网络对我们思维方式的入侵,主要涉及的问题是,网络导致注意力丧失,多任务处理成为某种常态,虽然,人类并不习惯同时处理多任务;泰勒主义所要求的高效率,在数字时代产生了变体,...  

评分

在历史上任何一场变革中,都会出现持各种态度的人:狂热的推动者,坚定的支持者,审视其影响的观察者,悲观者,反对者等等。 对于信息化革命,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是个略显悲观的观察者。这是一个有价值的态度。因为,人类前两次技术变革都只是延伸了人类的身体,而信息化革命则...  

评分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早在1972年就曾经断言,信息是需要耗费注意力的,信息的洪流带来的可能是注意力贫乏的浪潮。 的确需要警惕过度依赖网络和信息泛滥给我们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带来的影响。总之,选择甄别信息而不要被信息吞噬,该用大脑做的事情就坚...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在看的过程中让我有恶心反胃感的书,不是因为内容极品,而是感受到了一种被攻击被揭穿被破碎的压迫,导致神经紧张崩裂产生生理上的疼痛。“信息是免费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为此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简单地说,我们被吞噬了”

评分

基本上还是《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更好

评分

PAYBACK.

评分

难得一见的好书,和《乌合之众》一样犀利。是,我们必须考虑清楚,如果是“完全免费”的,我们到底需要为之付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的精神储备用于免费的消费。电脑做别的,更多的却是滥用你对搜索的着迷。所以,一定要记得,你开电脑是想做什么。

评分

咦…好像并没有解决副标题的问题啊……#难道是让读者自己去google# #别在网络上搜索找不到答案的东西#……【回去确认了一下 其实作者在最后一页的倒数第二段…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呵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