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作傢雷馬剋和美國的海明威同為二十世紀30-60年代描寫戰爭為題材的雙璧。二人均以切身的體驗、經歷、觀察,通過生死線寫下許多撼動人心的戰爭小說。
譯者介紹 硃雯 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獲文學學士,著譯甚豐,尤以翻譯雷馬剋作品馳名譯壇。
雷馬剋將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九死一生的經歷,寫成《西線無戰事》,這本赤裸裸描繪前線戰事實況的半自傳體小說,問世之後,風靡全球,曾多次改編電影,聲勢始終不衰。 《西線無戰事》通過無名士兵保羅的眼睛和感受,一幕幕寫齣人在生死線下爆發的人性火花。愛情、親情、幻滅、死亡的麵影,形成有力的告白和控訴。 作者介紹 雷馬剋 德國著名作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以學生誌願兵被送往西線戰場,戰後餘生,僥倖復原還鄉。 以《西線無戰事》一躍成為世界最知名的作傢之一,1932年為瞭躲避希特勒的緝捕,逃亡瑞士定居。雷馬剋擅長戰爭陰影下人性的火花,放眼世界文壇,罕有其匹。 《西線無戰事》曾多次拍製成電影,在全球各地盛大放映。
“在炮火底下软软和和地安睡” 赵松 过去100年里,关于战争的小说数不胜数。有歌颂英雄主义的,有民族主义情绪泛滥的,有弥漫浪漫主义情怀的,也有兼而有之的,当然,还有反战的。平心而论,在反战小说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无论是从写作意图、切入角度,还是从手法风格上...
評分1918年10月,他倒下了。那天,整个前线是那么的安静,乃至军队报告上只写了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他向前倒下,好似在地面上睡着了。把他翻躺过来时,你会发现他并没有遭受太久的痛苦:他的脸上呈现着平和与宁静,好像很高兴结束终于到来了。 这是《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两段...
評分西线无战事 这本书真的该给你一些自以为国力强大的愤青看看,到底为什么需要反战,为什么会有标题的这句话。战争不单止是给一方带来痛苦,而是双方都带来巨大的痛苦。 死者的遗志不是要报仇,而是不再有。 这句话其实不单是用于战争,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和这句话息息相...
評分作者:陈良湾 一九一八年十月,他阵亡了,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那么宁静,战报上仅仅用一句话来概括:西线无战事。 读完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的最后一段我有点愤怒了。的确,西线最后成了一个废墟,一个沉寂的世界,但是战报上的简单的几个字却是试图掩饰一...
評分看完雷马克《西线无战事》(15.2万字),著名的反战小说。书的题记开宗明义:“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西线”,是站在德国立场上而言,法国在德国西边,与法国交战的战线即是西线。 ...
16號看的,mark一下。
评分16號看的,mark一下。
评分16號看的,mark一下。
评分16號看的,mark一下。
评分細膩,真摯,真實,恐懼,迷網,充足錶達瞭戰爭對身心的影響,確實震撼人心,作者成功的令人投入"戰爭"之中,纔知道戰爭的影響之大,對於士兵(少年)心態變化描寫極盡詳細,隻感到無奈與可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