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庄子》的文本为线索,从历史上复杂的阐释与实践中勾勒出道家学说恢弘的文化版图,而跨学科的旁征博引又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社会科学的眼光,以当代的人文素养,反观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智慧。 熊逸说:“我原本的兴趣并不是思想史,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后来发现这样读历史很不流畅,甚至还生出了越来越强的隔膜感,在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是什么’之后,反而不知道越来越多的‘为什么’。
“于是我想,是不是应该借鉴人类学家在土著部落搞田野调查的态度,即深入到土著人的生活里,讲他们的语言,参加他们的礼拜和狂欢,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理解他们,然后再跳脱出来,在他们的外部思考他们。同样地,把历史当做一个悬隔在我们世界之外的世界,设想自己生活在一段历史当中,生活在一些虚虚实实的历史人物当中,讲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必修课程,会写一手和他们一样的诗词和文章(甚至是八股文),参加他们的诗会、祭祀典礼和科举考试,先让自己成为他们的一员,在他们的内部来理解他们。
“……我的兴趣正是由此而转入了思想史,先去理解古人行为背后的观念,在思想脉络里来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的走向。而走进去,并不意味着‘一入侯门深似海’,还要走出来才行。所谓走出来,就是用现代知识来思考古代社会。毕竟文明发展了,知识进步了,今天种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于古人之上,让我们可以站在无数巨人的肩膀上,享受一下比古人耳聪目明的乐趣。譬如对《老子》的无为之治与儒家礼治、法家法治之争,只要有现代政治学、社会学的基本素养,我们就会看得比古人清楚很多;对王安石与司马光的变法与守旧之争,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则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经济问题上一言而定是非……”
庄子应该永远存在于缥缈神秘的逍遥和自由之中,实用主义的枷锁不应该玷污他的世界。 逍遥、齐物、物化、无知、不得已。当它们与现实相遇,上演的不是惊世骇俗的救世神话,而是毫无用处的无用学说。 所以《庄子》到底有什么意义?真正的逍遥又是何物?又该如何做到? 乱世之书的...
评分熊逸是一个隐士。Ta写的书,我很爱读。之前读了《周易江湖》和《孟子趣说》,作者总能把晦涩的内容,说得深入浅出,而且妙趣横生。有时候读着读着都能笑出声来,很难想象段子派生自《周易》和《孟子》。于是很早就买了熊逸的其他书,比如这本《逍遥游——当庄子遇到现实》。但...
评分我一直喜欢庄子,喜欢庄子的美学中的那种别的流派所无法达到的磅礴大气的感觉,同时也喜欢庄子美学中那种逍遥快活的态度。 而几乎一直都没有考虑过,如果庄子是我身边的一个朋友,那么会是什么样子的。而如果一个普通人,他如果去学庄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庄子的学...
评分好特别的视角哈~~~
评分庄子是中国最美的诗篇,而不是哲学 无善无恶,齐贵贱,等生死,无用之用
评分庄子是中国最美的诗篇,而不是哲学 无善无恶,齐贵贱,等生死,无用之用
评分给个三星在于他好歹还引了很多人的说法,姑且不论是否是论的好论的正确,起码还提供一种多样性的可能。
评分实在看不下去了。。作者写的庄子老子禅宗所有书里,操着商业社会价值观和实用主义,衡量千年前圣人、和尚、隐士。。隔几页就出现庄子或者哪位和尚有没有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科长有无升职。。您的人生理想不一定是别人的理想阿!kao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