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1929~)
·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述了: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观及其哲学背景 我们可以从昆德拉《小说的艺术》中看到,“存在”是其不厌其烦谈论的话题,建立在“存在”上的小说观,是昆德拉小说创作的基础。而存在这个形而上的终极命题,在西方哲学史上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想理解昆德拉的小说,必须首...
评分他和她在去往温泉旅馆的路上。 他们又怎么会知道两个小时后他们就会死去。 他们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美丽的下午。 而美好的时光又总是那么短暂。转瞬即逝。他不愿意面对自己。 他们到这里度假是因为他们刚在家里吵了一架, 在车上,来时的路上, 他们在车内也有争执。 但如果他们知...
评分昆德拉把一片完整的灵魂撕碎,给了托马斯,给了特蕾莎,给了萨比娜,给了弗兰茨,还给了卡列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灵魂承受太重的负担,把自己的生命衬托特别的轻。 在整部小说中,昆德拉始终扮演的是上帝的角色,他总是跳出故事来告诉读者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故事,...
评分昆德拉把一片完整的灵魂撕碎,给了托马斯,给了特蕾莎,给了萨比娜,给了弗兰茨,还给了卡列宁。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灵魂承受太重的负担,把自己的生命衬托特别的轻。 在整部小说中,昆德拉始终扮演的是上帝的角色,他总是跳出故事来告诉读者这些人物的性格和故事,...
开始时觉得不如《笑忘录》,不料不紧不慢地延宕了那么久才把媚俗这种概括力极强的概念缓缓推出。自造的self-dramatize完全被更具普适性的媚俗包含吸收。忽然又想到了鲁迅,他才是反媚俗的不自觉的健将,不料一张“民族魂”的白布还是把媚俗覆在了他的遗体上。
评分开始时觉得不如《笑忘录》,不料不紧不慢地延宕了那么久才把媚俗这种概括力极强的概念缓缓推出。自造的self-dramatize完全被更具普适性的媚俗包含吸收。忽然又想到了鲁迅,他才是反媚俗的不自觉的健将,不料一张“民族魂”的白布还是把媚俗覆在了他的遗体上。
评分读的特别轻松,米兰昆德拉的好处就是,他总能把最平常的语言组合的最漂亮,简洁清爽却有诗意,然后在这些轻松的故事中用最自然的手法揉进最严肃的思考。这书大部分内容其实是他妈在讲做爱,但透过表面你竟会发现你一直读的都是关于政治,社会,制度的反思。我特别讨厌特蕾莎这种不独立的弱者,我受不了被依赖。如果我是男主,我绝不会因为一个伴侣去放弃自己的医生工作。哪怕这人天天跟我上床。哪怕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偶然,一切变故都是当初未曾想象的。其实都是扯。都是必然。托马斯就不该被感情影响,不该用爱当作借口让自己变得那么盲目。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另一半毁了自己的一生。我认为这本书中没有真正的爱情。都是弱者相拥取暖。谁跟谁都不是真正的爱情。那些能够得到真正的爱的人,都是清醒的,对自己负责的。绝不是这样,消极的被这世界拖着走
评分时隔四年,再读这本书。看到的不再是色情了,说明我还是在成长。真好!
评分断续翻过N次~~~楞是没有一直能坚持看下去,不知为何。——2012.5.1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