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1981年生,安徽淮北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师,复旦大学基层社会与政权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获政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当代中国的腐败与廉政建设、地方政府与政企关系。
《腐败、政绩与政企关系:虚假繁荣是如何被制造和破灭的》是对某内陆城市一个国企集团破产腐败案的案例研究。作者通过追踪地方政府在该集团从组建、壮大到衰亡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政绩驱动”是促使地方政府和官员积极涉人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因,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滋生了大量贪污腐败的机会。在案例中可以发现,处于同样的政绩激励结构下,沿海与内地地方官员的回应策略却差异甚大;在任期内无法通过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来赢得政绩的地方,官员会采取替代性策略来执行中央政策,其中包括案例中凸显的“自我表现的策略”,即通过上下迎合、制造繁荣的方式来获取政绩。对此,作者认为,若考虑到地方政府“合谋”的可能,中央政府必须调整现有的监督体制,才能保证晋升激励机制的正面效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想知道笔下的那个代号“H市”是哪里。
评分比较贴近故事讲述和研究回顾,结合理论的结论勉强
评分非常好的一本书,系统回顾了政治学视角下对腐败的研究路径(从道德式的研究到功能论再到嵌入论),以及国家、市场和地方政经关系三种解释中国腐败的方式。作者发现,中国的地方腐败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深深“嵌入”国家、市场和社会三者的交叉领域,并与之形成共生关系的行动。“从企业到国家是企业虽然亏损却依然要声称盈利,并且要想国家缴纳高额税收;从国家到企业是不对等的地方机构对企业利润的榨取,但同时又向企业输入银行贷款,企业一边亏损,一边利用国家的贷款声称拥有高额利润,并向国家缴税这样一个怪圈”,怪圈的背后一是嵌入性的腐败,二是政绩驱动的地方政府。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制度是1994年开始推广的分税制。
评分比较贴近故事讲述和研究回顾,结合理论的结论勉强
评分问题意识还是太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