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少功,男,漢族,1953年1月齣生於湖南省。l968年初中畢業後赴湖南省汩羅縣插隊務農,1974年調該縣文化館工作,l978年就讀湖南師範大學中文係,先後任《主人翁》雜誌編輯、副主編(1982年),湖南省作傢協會專業作傢(1985年),《海南紀實》雜誌主編(1988年),《天涯》雜誌社長(1995年),海南省作協主席(1996年),海南省文聯主席(2000年)等職。
主要文學作品有《韓少功係列作品》(九捲,人民文學齣版社,2008年),長篇小說《馬橋詞典》,長篇筆記小說《暗示》,長篇散文《山南水北》。另有譯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惶然錄》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1980年、1981年),上海中長篇小說大奬(1997年),全國魯迅文學奬(2007年),華語傳媒文學大奬(2007年),美國第二屆紐曼華語文學奬(2011年),以及法國文化部頒發的法蘭西文藝騎士勛章(2002年)等。長篇小說《馬橋詞典》被兩岸三地專傢推選為"二十世紀華文百部文學經典"之一。作品有三十多種外文譯本在境外齣版。
韓少功的《馬橋詞典》集錄瞭湖南汨羅縣“馬橋”人日常用詞,計一百一十五個詞條。它以這些詞條為引子,講述瞭古往今來一個個豐富生動的故事,引人入勝,迴味無窮。 《馬橋詞典》沒有采取傳統的創作手法,而是巧妙地糅閤瞭文化人類學、語言社會學、思想隨筆、經典小說等諸種寫作方式,用詞典構造瞭馬橋的文化和曆史,使讀者在享受到小說的巨大魅力時,領略到每個詞語和詞條後麵的曆史、貧睏、奮鬥和文明,看到瞭中國的“馬橋”、世界的中國。小說主體從曆史走到當代,從精神走到物質,從豐富走到單調,無不嚮人們揭示齣深邃的思想內涵。 這是一次成功的創作實踐,是中國當代文學一個重要的收獲。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上个世纪末的寻根热是当代史上着墨不少的一笔,韩少功就是所谓“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我常常在想,当文学史家运用文字的某种权力将作家纳入到史的范围内时,也许是件好事,也许不然。比如说,当作家成为一个标签在人们的脑海中固化的时候,...
評分读书想树——读《马桥词典》 长篇小说的结构方法越来越灵活多样了。 借每个词条交待故事背景,发展故事情节,《马桥词典》好像没有主线,其实它是有的,比如时间。 以前闻听《马桥词典》大名就是因为它的写法独特,一直没有下决心买来看,直等到在《天涯》上看了韩少功写的两...
評分韩少功《马桥词典》一百多个词条,不知为何,屡屡想起的总是“破脑”一栏: “在马桥,最大的数字,或者说“很多很多”,用“破脑”一词来表示。先人也许觉得应容量有限,想的事情一多,脑子就会炸破。 比如小学生说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常常恨恨地咬牙:‘破脑破脑的作...
評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进程中,上个世纪末的寻根热是当代史上着墨不少的一笔,韩少功就是所谓“寻根文学”的倡导者之一。我常常在想,当文学史家运用文字的某种权力将作家纳入到史的范围内时,也许是件好事,也许不然。比如说,当作家成为一个标签在人们的脑海中固化的时候,...
評分马桥所在地离我家乡不远,看这本书时正是寒假在家,在家捧着书,感受到的是习惯呼吸了十几年的空气。而小说文字中提到的方言,碰撞着我的语言系统,原来用普通话的表述时,某个漫不经心的方言会有扎根于一方土地的文化感和上千年的人气。 韩少功真的很有才华,且态度认真。他是...
文字很溫暖,視角很獨到。
评分原來小說還可以這麼寫 而且沒有斷裂 我服
评分“我寫瞭十多年的小說,但越來越不愛讀小說,不愛編寫小說—當然是指那種情節性很強的小說。那種小說裏,主導性人物,主導性情節,主導性情緒,一手遮天地獨霸瞭作者和讀者們的視野,讓人們無法旁觀。即便有一些偶做的閑筆,也隻不過是對主綫的零星點綴,是專製下的一點君恩。”我驚訝於這本書涉及到的很多方言在我老傢也還在用著(江西)。我沒有在農村生活過的經驗,在我爺爺輩就搬齣農村,對於農村的印象僅限於逢年過節的一兩頓聚餐。雖然我沒有在農村生活過,但從小聽著傢人的方言,我說起傢鄉話同樣地地道道。此書也算是填補瞭我對於農村的空白。我想,在書裏的那個年代,比如今隻有老人和小孩在的農村要有趣的多。
评分獨特的經曆,獨到的見解,對於語言的理解很深刻啊,都是我以前從沒思考過的問題。
评分重讀馬橋詞典。感慨很多。特殊的錶現手法,精確的描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