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才健 1950年生,台湾辅仁大学数学系毕业。曾在《中国时报》从事科学报道和论述工作22年,为《中国时报》前主笔。
过去在世界多国采访科学家、科学实验室以及重要科学活动。1991年曾至中东地区采访海湾战争,历约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
近年特别关心科学在文化中的影响和定位问题,发表有论文和专文讨论,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兼任教职。
著有《大师访谈录》、《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等。
杨振宁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名声远超过了人们对他的实际贡献了解的兴趣,但对于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这种了解的缺失势必对客观完整评价杨振宁是不利的。
本书的作者江才健先生,历经四年时间写就本书,其中有一年多在美国,对崔曼、佩斯等物理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采访。江才健先生是另一位伟大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传记的写作者,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这些艰辛的工作铺垫,让这本传记达成了科学家传记最困难的一点:描述了杨振宁的数学和物理兴趣及风格的形成,对杨振宁的研究工作做了精当的阐释,同时,这本书力求言必有据的信息采集,也超脱了大多数传记不自觉的文学性的煽情倾向。也因为如此,杨振宁自己评价这本书,开创了用中文写科学工作者传记的新纪元。
这部传记不仅记录了杨振宁的学术生涯、科学成就,也描绘了他的家国之思、儿女之情。由于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特殊地位,这部传记也是20世纪物理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众多物理学家都在其中绽放光彩。
对于持续半个世纪的杨、李之争,本书论述较详,但对于其中的是是非非,作者并没有臆断,只是以中立的视角记录。书中更提及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生活,这是杨振宁首次正面、全面回应此事。
有的人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精彩,其他人有缘分享,是传记最大的价值。现在,请翻开此书,开始一段美妙的旅程。
本书发表在李杨决裂之后,李政道本已经不想再谈此事,杨振宁却率先重新挑起战火。 杨振宁比李政道更早回国访问,然而他回国不过是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回国接受欢呼,然后再拍拍屁股走人。李政道却为中国文革后的基础科学人才流失而努力奔走,建设了赴美访问学者等项目,培养出了...
评分杨振宁的老友黄昆说他是一个“最正常的天才”,“正常”也就意味着杨振宁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他取得累累硕果背后的原因,不去探讨他非典型的成长环境、独特的科学发展之路,不去挖掘堪称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如何培养他与众不同的物理品味,不去分...
评分 评分杨振宁的老友黄昆说他是一个“最正常的天才”,“正常”也就意味着杨振宁也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他取得累累硕果背后的原因,不去探讨他非典型的成长环境、独特的科学发展之路,不去挖掘堪称教育奇迹的西南联大如何培养他与众不同的物理品味,不去分...
这本很美
评分作者是數學專業出身,又是《中國時報》主筆,能夠用文字準確的表達出楊振寧科學的精妙,而非塑造、神化一個偶像。從這本傳記中不僅能瞭解楊振寧的生活軌跡,還能學到楊振寧在科學上能夠成功的方法,瞭解到楊振寧的科學成就到底在哪兒。而且全書如學術論文,所引用的話語必有出處,非常嚴謹。
评分比较客观的传记,比写叶企孙的「最后的大师」好很多。
评分读过两遍
评分看的不是全本,了解个大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