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安
1948年生于湖南桂阳,1968年赴乡村插队务农,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桂阳县运输公司工人,桂阳县卷烟厂工人,《主人翁》杂志编辑,《深圳风采》杂志副主编、主任编辑,《深圳周末》主编,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深圳的斯芬克思之谜》,中篇报告文学《来自女儿国的报告》等。
《大逃港》19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这被研究者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深圳宝安的一个农民说过这样一句话:“‘改革开放’这4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陈秉安的长篇报告文学《大逃港》即记录了深圳30年百万人越境香港的那段历史。
我本来想把它当史料读的,所以,不惜花费大价钱去香港淘。然而三五页后,便失望起来,因为作者把书写成了小说。失望在先,于是原有的期望,顿时打消了大半。不过哪怕谨小慎微,作者还是倔强地声明说,“即使由于某些原因,本书的历史只能以文学纪实的方式写出,但其中的人和历...
评分 评分2007年,正值十七大召开之际,数百位“老干部”联名上书中央,言辞恳切,深感中国社会不公现象日益严峻,脱离“平均主义”太远太远,对“先富带动后富”感到悲观,对党的经济中心路线提出强烈质疑,要求重拾阶级斗争的法宝,清理党的队伍,整顿党的作风(保持纯洁性,严格禁止...
评分虽然我屋企人无亲戚试过偷渡去hk,但系睇完呢本书之后,我感同身受。 首先,我认为中国人其实好忍得,唔到走投无路一刻,都唔会选择“投奔资本主义”。举个例子:1950年,新政权啱啱成立,好多国民党军官、资本家由全国各地逃到深圳河边,伺机逃到香港,ccp当时并无阻...
评分非常感谢作者搜集了这么多资料,讲述我们并不太清楚的故事。大格局下的小人物,如果是龙应台来写,有些故事可能能把我写哭。这么好的题材,我是多么想表扬这本书啊。可惜本书的那些故事读起来就像是文摘副刊的历史八卦小文。我讨厌写得像小说的历史,中国人写历史的习惯,就是...
解释了我对中港关系史的许多疑问。
评分陳秉安的《大逃港》寫了22年,作者透露搜集資料的艱難一是在於這一段大陸人大規模偷渡去香港的歷史一直被視為禁忌,所有文獻、報道都被掩藏;二是在於親歷者如今星散各地,還有不少已經去世,劫後餘生的生者亦不愿回首這段悲慘經歷的。本書行文的情感很真摯,白璧微瑕在於對改革開放過度褒揚,4顆星
评分:无
评分作为一个深圳人,这段历史必须要知道。
评分当你用22年去做一件事,连上帝都会帮助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