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与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娘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李零教授长期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放虎归山》、《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花间一壶酒》等。
此书的初稿原为北大“简帛古书和学术源流”课上的讲稿。最开始,李零讲《汉书•艺文志》只有一个提纲,由于兴趣浓厚,不知不觉写成了一篇长文,现在已成稿十万余字,可以作为一本小册子单独出版了。
如书中所言,《汉书•艺文志》(“班志”)太重要了:一、它有学术史、思想史的意义,在班志之前,讲学术史的只讲派,不讲书,线条很粗,只有通过班志,才能“一览众山小”。二、中国古书大多亡佚,特别是技术书亡佚尤多(“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这几大类)。从班志可以看到,古人除了留下的,还淘汰了哪些,丢掉了哪些。三、班志对于研究简帛古书特别重要,是我们查考先秦、秦汉古籍的仅存的“地图”。
李零先生的书我是喜欢看的。这本写得也还好看,简要条理,有些地方点到为止,却有启发性。 但是,感觉整体写得比较不用力,作者自己比较在意简帛研究的眼光,在书中没有得到充分落实。 作者强调这部书的一个特点在于对班志做分类探讨,但有些分类虽然很细,却...
评分 评分不多说了,都心里自己清楚。 《艺文志》易经类原文:【 易经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 易传周氏二篇。 服氏二篇。 杨氏二篇。 蔡公二篇。 韩氏二篇。 王氏二篇。 丁氏八篇。 古五子十八篇。 淮南道训二篇。 古杂八十篇,杂灾异三十五篇,神输五篇,图一。 孟氏京房十一篇,...
评分一直以來有個習慣,經常利用一些零頭碎腦的時間到圖書館一樓張望一下,看看最近是否有新書,若新書架排滿了,心裏面就十分高興,好像吃了一快大肉,似乎都是自己買的那樣充滿了厭足感。於是,便再花上一些時間,仔細翻翻看看,有點意思的就借出來,回家慢慢翻,再有點意思的,...
评分治班志者,自古迄今何止百家,然易讀、可讀且有趣味者,頗不多見。是書以今人治古籍,妙在思路清醒,文辭體要,述論明了,簡而有當;超越了逐句注疏、陳陳相因的傳統注經模式,對經典文本作出研究者自己的清理。緣此,此書使初造之人,一覽即能窺妙;積學之士,細味亦可...
比較有發明的一本,很清通。
评分李零的视野不错
评分读之有味。
评分关于书的书的书. 二阶导数。
评分對漢代今古文經之分、之爭,這書也講得深入清楚。尤其在169-172頁,結合考古、方術的知識來讀班志,可見一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