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以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一部描写新人成长历程和揭示新人优秀品质的优秀小说,反映了十月革命前后以及国内战争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广阔斗争图景,塑造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保尔-柯察金在战争中身负重伤,后来又得了伤寒并发肺炎,最后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凭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顽强的革命意志,他战胜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刻苦自学,从事文学创作,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小说告诉人们,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人的一生应当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去度过。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鼓舞了一代又一代读者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
其实没什么读的价值,真后悔小时候不懂事被老师骗着读过。人明明是血肉之躯,干嘛非要把自己当钢铁。至多只是说了件那个年代,那些人的一些故事。很不喜欢这种政治色彩太浓的书,剥夺人们选择生活的权利。
评分出于某种原因,把这本书找出来草草翻了一遍,(这个原因我留到最后再说)。 这本书是小学时候看过的,现在再来看,虽然看得马虎,但还是有若干新发现的。 首先就是保尔是乌克兰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乌克兰人!不是俄罗斯人。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看这本书的时候苏联还没解体,...
评分出于某种原因,把这本书找出来草草翻了一遍,(这个原因我留到最后再说)。 这本书是小学时候看过的,现在再来看,虽然看得马虎,但还是有若干新发现的。 首先就是保尔是乌克兰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是乌克兰人!不是俄罗斯人。让我着实吃了一惊。看这本书的时候苏联还没解体,...
评分其实没什么读的价值,真后悔小时候不懂事被老师骗着读过。人明明是血肉之躯,干嘛非要把自己当钢铁。至多只是说了件那个年代,那些人的一些故事。很不喜欢这种政治色彩太浓的书,剥夺人们选择生活的权利。
评分共产主义好啊,洗脑洗成那样,佩服佩服
评分2019/03/10~2019/04/25 参考陈斌先生的研究与《俄罗斯文艺》关于本书的讨论 个人深觉读书的痛苦,很难客观。需要参考很多史料、书信以及梳理其中逻辑的能力。不仅需要概括整理,也需要精力耐心。很佩服陈斌先生。 个人认为,本书并不能算过时。有文史借鉴价值。
评分这也许是我父亲那一代人唯一读过的外国小说。这部小说给他的影响就是每每有机会,他就可以对我说:“知道苏联有个保尔•柯察金吗?”我曾经很不喜欢这部小说,认为它充满自顾自的说教口吻和政治中二病,觉得它完全是给意识形态背书,水平还不高。后来再读时,更多的却是对作者,对保尔,对很多像他那样的苏联人有一种复杂的情绪,这就像一场梦,直到所有人都在病床上早逝。
评分“钢铁意志”的保尔并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只有和冬妮娅恋爱时的他才像个正常的少年。其实搞不懂为什么保尔要和塔娅结婚…
评分有信念而无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