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彭小妍
中共一九四○—一九五三年建立正語、正文的政策大略 瓦格納·魯多夫
毛澤東講話與趙樹理方向 唐翼明
地方形式、方言土語與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形式」的論爭 汪暉
《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年代臺灣文學史 應鳳凰
五○年代國家論述/文藝創作中的「家國想像」——以陳紀瀅反共小說為例的探討 梅家玲
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臺灣作家葉石濤的一個困境,一九四○~一九五○ 陳芳明
由歷史到文學——從《臺灣文藝》和《無花果》談起 彭小妍
吳興華、新詩詩學與五○年代臺灣詩壇 賀麥曉
戰前臺灣大眾文學初探(一九二七年~一九四七年) 下村作次郎、黃英哲合撰
《臺灣藝術》雜誌與江肖梅 河原功著、黃安妮譯
現代藝術與政治——廖冰兄漫畫中的困局 洪長泰
比較港、臺武俠小說美學——以梁羽生《白髮魔女傳》與臥龍生《飛燕驚龍》為例 葉洪生
香港·童年點滴——記母親(艾雯)的廣播生涯 周蕾
一場難斷的「山歌」案——二十世紀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與官方通俗文藝的衝突與溝聯 劉禾
十年磨一劍——從田漢《白蛇傳》談起 陳芳英
活報劇在中國——以四○年代為中心 白水紀子著、黃雅玲譯
現代革命劇(樣板戲)——從延安到北京 李翠芝
四○年代抗戰文學與「特務」形象——圍繞著「通俗問題」 阪口直樹著、涂翠花譯
戲曲與電影的糾葛——梅蘭芳與費穆的《生死恨》 鄭培凱
娛樂至上——淪陷時期上海電影的文化政治 傅葆石
粉墨登場搞革命——陳波兒與中國現代表演中的「新女性」運動,一九三四~一九四五 周慧玲
在淪陷區上海寫作——蘇青以及她所創辦的文學雜誌《天地》 葉凱蒂
張愛玲《十八春》及《半生緣》研究 桑梓蘭
「我」行我素——六○年代臺灣文學的「小」女聲 范銘如
三個飢餓的女人 王德威
研討會議程 編輯
· · · · · · (
收起)